據國際谷物理事會(igc)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3年全球大米貿易可能減少5%,為3670萬噸,因為亞洲和非洲地區的需求疲軟,其中包括中國。
igc稱,二季度中國的大米進口大幅下滑,尼日利亞的需求同樣疲軟。尼日利亞是全球最大的大米進口國。
今年一季度中國進口了大量的大米,因為國內大米價格上漲。不過二季度大米進口比上年同期減少了33%。
igc稱,今年中國的大米進口量可能小幅下滑,2014年可能減少17%,為200萬噸。
亞洲其他地區的大米需求同樣下滑,因為國內供應充足。
igc預計今年東亞地區的大米進口量為1030萬噸,比上年減少4.8%,因為印尼的需求疲軟。
2013年尼日利亞的大米進口量可能下滑,因為一月份政府上調了進口關稅。
igc預計今年尼日利亞大米進口量將減少21%,為260萬噸。
海外需求疲軟將導致印度和越南等國家的出口放慢。
igc預計印度的大米出口將減少五分之一,約為840萬噸。越南對傳統買家的大米出口量可能減少,而出口總量可能從上年的770萬噸減少到740萬噸。
需求以及貿易下滑將會導致庫存增加。
2013/14年度印度、越南、泰國、巴基斯坦和美國等主要出口國家的大米期末庫存可能增長7%,達到創紀錄的4340萬噸。
由于泰國政府繼續高價收購稻米,因而泰國大米庫存可能進一步提高。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大米庫存也可能增加。
如果政府通過競價交易會出售一些儲備,那么2014年底泰國大米期末庫存預計為1470萬噸,高于2013年十二月底的1250萬噸。目前泰國政府的大米庫存為1700萬噸。
(鄭州商品交易所)
來源:鄭州商品交易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