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統鎮位于瀾滄江流域和怒江流域的交匯點,她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昌寧南部,離縣城54公里。勐統河發源于翁堵鄉的立貴尖山、坦笆山山麓,貫穿整個勐統壩區,自北向南流入勐波羅河,屬怒江水系,氣候立體,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形成了既有亞熱帶低熱河谷地區,也有溫涼山區的特殊地理環境。自然資源豐富,有魚米之鄉、白鷺之鄉、甜龍竹之鄉的美稱。勤勞智慧的勐統人民一代一代在這片土地上,用勤勞的雙手和聰明的智慧,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同時創造了勐統茶葉在中國茶文化發展史的重要地位。
勐統首任土司刀景發,洪武十四年(公元1382年)隨沐英軍隊平叛。因刀景發招扶夷眾有功。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設灣甸縣,授刀景發為正長官。明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改設灣甸長官司,不久改為灣甸土知州,刀景發為知州,朝廷給印章、金牌(當時授予五品官)。刀景發任位時所轄疆域較大:東至大侯州縣(今云縣)南至鎮康,西至金齒(保山)、施甸長官司界(今施甸縣界),北至順寧(今鳳慶)界。1404年,刀景發進京朝貢,黃帝告訴他說:“灣甸路途遙遠,山勢險惡,無需每年朝貢,三年朝貢一次,如果是慶賀、謝恩的時就一定要到京城”。刀景發跪拜謝恩。
洪武初年,明太祖為了加強對邊疆的控制,在國內設立了完備的郵驛制度,這種系統的勘合制度設立自然要容納進周邊各民族政權以及外屬之藩國。對于諸如現在西南、陜甘等地的少數民族政權,其代表者即為相配于茶馬貿易的“金牌符信”制度,所以各地土司以發展茶葉,加強貿易來往發展經濟,維系和加強自己的政權統治地位。使茶葉在民族地區發展起來,灣甸州也不例外。茶葉作為一件奢侈品,成為上流人的一種新寵。制作出上品的好茶進貢朝廷也是一種榮耀和穩固自己政權的必須。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