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以來,寧鄉縣持久高溫無雨,農作物灌溉用水緊張,不少農田、菜地出現了“饑渴”難耐現象。為確保今年能取得豐收,縣農業局工作組迅速下達到全縣各鄉鎮一線,指導農民有效抗旱,對已栽插的水稻積極保苗,對未栽插的改種其他旱地作物。
久旱無雨 村民積極抗旱保苗
今天,記者在回龍鋪鎮華田村看到,由于高溫持續,全村幾千畝稻田都不同程度干裂,家家戶戶只好出動勞力,日夜分班抽水灌溉,抗旱保苗。
村民陳福祥種了7畝田,早稻收割后,由于無水灌溉,他只種了兩畝晚稻。同村的袁新群也遭遇了同樣的情況,有七畝多田,插了一兩畝田,幾畝晚稻秧苗還在田里就干死了。村民帶領記者來到一處灌溉山塘,這個面積約五畝的山塘已經基本干涸,使得下游的100畝農田無法灌溉,耕種無望。
自六月下旬以來,我縣一直久旱無雨,全縣旱情十分嚴重。從6月29日到7月23日,僅在7月21日下午金洲、朱良橋、雙江口有短時小雨路過。全縣范圍內已有25天沒有降雨,據氣象預報,晴天還在繼續,干旱正在擴散。據23日初步調查統計,全縣干旱受災面積33.64萬畝,成災面積8.37萬畝,絕收面積1.26萬畝。受災農作物主要是中稻、晚稻和蔬菜,其中蔬菜和中稻受災損失最大,晚稻損失暫不能預計。
全體出動 縣農業局干部靠前指導抗旱
在出現旱情后,縣農業局組織全局的農業專家、干部職工分成幾個工作組,由局領導帶隊下到全縣各個鄉鎮,實地參加農業抗旱減災工作。
工作組將深入到干旱死角、鄉鎮村組、田間地頭,實地查看災情,了解農民群眾需求,聽取基層干部意見。根據旱情發生發展的最新動態,指導農作物旱期培管,引導農民采取抽水抗旱、防控病蟲害、開展補改種等措施,延緩災情、減少損失。
專家支招:科學管水、改種擴種確保豐收
為確保災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幫助農民抗旱保苗,今天,縣農業局派出農技專家來到華田村,查看稻田干旱情況,為農民支招。
來源:湖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