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獲倉庫
越南走私糖
已經換包為云南某品牌的越南走私糖
【解說】云南省硯山縣工商局、公安局日前在該縣印刷廠內查獲146.6噸白砂糖,這批來自越南的白砂糖中,已有60.1噸被更換包裝并貼上了中國標識。目前,貨主因涉嫌商標侵權被警方刑事拘留。
記者到達現場時,只見滿滿當當的倉庫里堆放著一百多噸白糖。其中未經改裝的白糖包裝袋上,印的都是越南文字,并沒有中文標識。而“換過裝”的包裝,則盜用了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英茂”品牌,并且所有的包裝袋都已經封好口,還添加了產品合格證。
【同期】云南省硯山縣工商局反不正當競爭執法股股長 胡鑫
(包裝袋)是從昆明的小壩市場購買來的,這種行為應該是,因為這個是人家的注冊商標嘛,侵犯人家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冒充是別人的產品欺騙消費者。
【解說】在倉庫門口,記者看到一輛貴州牌照的大貨車停放在此,準備將這些改裝好的白砂糖運往別處。因擔心貨主連夜轉移,工商人員當即對這批糖進行了扣押。
【同期】云南省硯山縣工商局不正當競爭執法股股長 胡鑫
按照我們國家的規定,在我們國家銷售的像這類是屬于食品,必須要有中文標識,這個從直觀上看是外文,按我們國家的規定,這個是不能在我們國內的市場上銷售。當時我們來到現場,現場有打包機,當事人就把糖倒進這個包裝袋里,然后就直接封口,貼上合格證的標簽,就直接當成我們國內的白糖來銷售。
【解說】記者從現場了解到,貨主楊某是貴州人,今年年初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縣購進貨物后,通過兩臺手提式封口機和一把電子秤在此進行改裝。
【同期】貨主 楊某
記者:你花了多少錢來買的這些糖?
楊某:有些給錢有些沒給錢,給了25萬。
記者:總共要付多少萬?
楊某:總的要付50多萬。
記者:你拿來賣在什么地方?
楊某:我拿來還沒賣,我拉來積壓(在這里),換了包裝袋,都沒賣多少,賣了幾噸。
記者:你賣多少一噸?
楊某:賣4300(元)。
記者:你買的時候是多少一頓?
楊某:4000(元)。
記者:你現在賣的價錢跟市場(價)相比怎么樣?
楊某:便宜點,一噸便宜200(塊錢)。
記者:你主要是賣給哪幾家?
楊某:主要是賣給做糕點的。
來源:昆商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