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面前這塊屏幕,就能調低3米外的溫棚內的溫度。”寧夏大學的學生謝翠芳向參觀者介紹說,隨即她按了下屏幕上的按鈕,3米之外的模擬溫棚的溫度便顯示調低了5℃。這是第五屆中國(寧夏)園藝博覽會中的一幕,而像自動化控制設備、物聯網、智慧農業為主的展覽在展館中隨處可見,這也是本屆博覽會的一大亮點,新技術、新成果紛紛亮相。
遠程遙控溫棚噴水
寧夏大學的團隊展出了他們最新的研制模型,遠程控制系統成為模型的最大亮點。“溫棚模擬種植的是鮑菇,這種菌類對生長環境十分敏感,需要種植戶24小時守在旁邊,而這項技術可以幫農戶不少忙。”寧夏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學生謝翠芳說,隨后她在屏幕上點了噴水的指令,模擬大棚內開始噴灌。謝翠芳說,他們的設計目的就是讓農戶在第一時間掌握并控制溫棚里的情況。“而且這項技術目前已經在同心縣、賀蘭縣開始試用,效果還算不錯。”
謝翠芳在展示新技術,而她的校友正在向參觀者發放“新發明”—嫁接種苗。寧夏大學農學院的學生嚴文玉向記者介紹,這是她們實驗的成果,“將辣椒和西紅柿嫁接到一起,算是一種大膽的嘗試。”記者詢問能否嫁接成功時,嚴文玉笑著說應該能夠成功,“不成功沒啥,創新總要允許失敗的啊。”
手機控制卷簾升降
寧夏科技展館內人頭攢動,原來這里正在展示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運用。“一套設施農業智能生產管理系統,全部控制過程在手機上就能完成。”設備生產方西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經理馮潔文介紹。馮潔文觸動了手機中的“卷簾升降”程序,只見模擬大棚外部的卷簾自動升起。傳統的大棚卷簾都需要人工升降,不僅費人力,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馮潔文說,這只是全套系統的一個功能,包括播灑農藥、灌溉等操作都可以通過這套系統實現。“盡管讓大棚具備整套的管理系統需要2萬元~3萬元,但全區的很多地區已經開始使用,畢竟,這是未來設施農業的發展方向。”
轉盤擠奶機快捷省力
設施農業是寧夏的特色之一,看來已經配備上了現代化的科技裝備,而作為寧夏的另一特色畜牧業,其科技化程度也并不低。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