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七月中旬以來,我縣持續(xù)高溫干旱、赤日炎炎,降雨偏少,致使部分成年茶樹芽葉萎蔫枯焦,夏秋茶減產(chǎn);幼年茶苗葉焦枯黃,甚至死亡。為指導各地開展抗旱救災工作,減輕茶農損失,特提出以下補救措施:
一、茶園灌溉。旱季灌溉,可使土壤地表溫度降低7℃左右,從而緩解茶樹上烤下烘的局面。灌溉要在早晨或晚上進行。
二、茶叢覆蓋。采用行間鋪草,各種雜草、秸稈均可使用。鋪草量以1500公斤/畝為宜,厚度約10厘米。
三、肥培管理。加強肥培管理,是提高茶樹防熱抗旱能力的重要措施,茶樹營養(yǎng)充足,長勢旺盛,其抗逆能力也相應增強。因此,當前要結合中耕除草,及時追肥(復合肥40-50公斤/畝、茶葉專用肥50公斤左右/畝),以提高茶樹的抗旱能力。
四、合理間作。茶園間作,對幼年茶園效果非常好,它既能代替茶園鋪草,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結構,又能改善茶園夏季小氣候,防止陽光直射,減少茶樹蒸騰和土壤水分蒸發(fā)。從而起到防熱抗旱的作用。間作品種主要是:豇豆、綠豆、伏花生、蔬菜類等。
五、建立茶-林-果復合生態(tài)茶園。提倡在園區(qū)內適量間種林果樹木,以改善茶園小氣候,有利于茶樹防熱抗旱,提高茶葉品質。
來源:第一茶葉網(wǎng)
以上是網(wǎng)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