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企業生存實在是太難了,到底啥時候能出政策?”6日,在“黑龍江非轉基因大豆產業發展”座談會上,黑龍江省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又被大豆加工企業給“盯”上了。黑龍江省大豆協會已經成立六年了,同樣的問題,王小語也被追問了六年。他給出的答案依舊很勉強:“再等等吧”。
停產:黑龍江省九成以上大豆加工企業“認栽”
“美國人先在高價位上傾銷給中國,把一些油脂企業給養肥了,然后再掏空讓你狠跌3年,跌得你種植面積萎縮了,不得不去進口轉基因大豆。”在談到2004年的“大豆戰爭”時,王小語如是說。
2004年“大豆戰爭”,余威猶存。美國通過資本市場把中國大豆產業逼到了“死胡同”,此后價格相對低廉的美國轉基因大豆如潮涌入,豆價持續暴跌,讓國內非轉基因的大豆加工企業幾乎全軍覆沒,國內種植業也遭受重創。
這場“大豆戰爭”徹底改變了國內大豆加工業的大環境,作為大豆主產區,黑龍江企業不幸“躺著中槍”了,最直接的表現是大豆種植面積多年來持續縮減。2010年黑龍江省大豆播種面積6740萬畝,2011年5193萬畝,2012年僅為3899萬畝,只相當于2003年的40%左右。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進口轉基因大豆數量在飆升,2012年我國進口大豆5838萬噸,比1996年增加了52倍。
大豆種植面積的縮減,加上低價轉基因進口豆的沖擊,接連逼停了我省很多油脂加工企業。記者從黑龍江省大豆協會了解到,目前我省擁有大豆油脂加工企業150多家,其中日處理能力200噸以上的共有88個廠,現如今九成以上企業都在停工。
來源:生活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