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22日湖南省啟動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以來,農民售糧踴躍,迎來了近十年來最火爆的送糧場面。記者了解到,長沙已啟動42個收儲庫點從早到晚全力收糧,確保不出現農民“賣糧難”。送糧農民有飯吃有水喝有空調吹,收糧政策“上墻上榜”多措并舉,讓農民賣 “舒心糧”、“明白糧”。
全力收糧:騰空倉容28萬噸 42個收儲庫點收糧21萬噸
長沙望城種糧大戶袁虎種了2600多畝早稻。今年豐收,產量有1200多噸。由于送糧農民多,倉容擁擠,袁虎將糧食送往靖港、新康、烏山、望城直屬庫四個庫點。
今年早稻最低保護價為每百斤132元,比目前市場價格高12元。不少農民看到政策變化,紛紛前往各收儲庫點送糧。在中儲糧寧鄉直屬庫望城分庫,售糧隊伍排起百米長龍,不少農民凌晨4點就起床前來賣糧。為緩解收糧壓力,該庫點利用兩倉之間的鋼罩棚搭建起了臨時棚倉4個,增加倉容1萬噸,同時還開設了服務點為農民們提供休息場所。
截至目前,長沙42個收購庫點已收購新糧21萬多噸,占計劃收購量的70%以上。其中,以最低收購價收購近17萬噸。據市糧食局負責人介紹,在收購前,長沙騰空倉容28萬噸,基本能滿足早秈稻收購需要。
明白售糧:收糧政策“上墻上榜” 質量標準比以往嚴
在望城收購庫點,檢驗員周科將取樣的稻谷塞進機。40秒后,精米機便檢驗出了一盤取樣稻谷的出糙率。她搖動一下機器把手,該取樣的水份比率就呈現在顯示屏上。“只要低于國家標準13.5%都是正常值。”周科介紹道。
每天都有一兩百車糧食運過來,而做一次糧食全套檢測需要近半小時。目前,收購點大都采取樣品比對與儀器檢測相結合的方式加快檢測速度。對初步檢測有異議,糧農可要求糧食進行儀器精確檢測。記者在現場看到,各收購點嚴格按照要求做到“政策上墻,標準上榜”,并配備了專門的政策宣講員,設立了咨詢電話。
來源:長沙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