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口種菜,他年收入50萬元
城口行
“兄弟,來一個,這個最紅。”
站在一堆紅彤彤的番茄旁,劉地端挑出一個模樣比精品柿子還好看的西紅柿,遞給晨報記者。
記者一嘴咬下去,味道不錯,酸中帶著甜。
“這番茄,有沒有小時候的味道?”劉地端問。
嗯,很多人都愛吃番茄,但從菜市場買回來的番茄的確沒了原來的味道。昨天嘗到城口菜農劉地端家的番茄,是不一樣。
這一味道在城口特受歡迎,也讓劉地端嘗到甜頭。
“40畝的番茄,一年收入50萬,完全沒有問題。”劉地端說,平攤下來,一天1300多塊,這比打工不知強了多少倍。
自己嗅商機
理性投資,他分別到重慶主城區、城口等地做過市場調查
皮膚黝黑,人很精瘦,生于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的劉地端,看上去和當地農民并無差別。
1992年,劉地端初中畢業,因為成績不好,只能回家務農。因為需要修房娶媳婦,他后來又不得不和老鄉一路,到新疆伊犁做起種菜工人。
他的蔬菜種植技術,就是在這期間學會學精的。在新疆種了10多年蔬菜后,他成為當地農場資深的溫棚蔬菜技術員。但他并不滿足于當工人,他認為,自己的技術,已經爐火純青。“我想自己當老板,當然還是種菜。”菜地旁,劉地端回憶說。
種蔬菜,劉地端覺得城口不錯。自己以前去新疆打工時,從家到城口,再到萬源,百多公里路,需要七八個小時,但現在只需要三個多小時。他當時也了解到,城口修路到萬源后,只需要幾十分鐘。
他也不是莽撞行事,或頭腦發熱。他分別到重慶主城區、城口等地做過市場調查,他發現除了馬鈴薯和冬季蘿卜外,其余各品種平均價比重慶市主城區貴15%。
有專業視角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種菜的逐年減少,買菜的人卻在不斷增加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