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冰島在今年4月拿到中國與歐盟國家之間首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時,中國企業在冰島幾乎沒有直接投資,這個空白很可能最近就會打破,不過——不是由黃怒波。
一個由中資銀行牽頭的財團有意收購冰島破產銀行glitnir旗下的國內業務分支islandsbanki 95%股份,該行的破產清算委員會證實雙方已在進行非正式磋商,但未透露更多有關投資者的信息。
預計相關交易可能在近幾周內落實,不過,亦有其它北歐國家以及美國的投資者對該資產流露興趣,有意參與競標。預計相關股份的售價約1150億冰島克朗(7.26億歐元)。
glitnir是有上百年歷史的北歐銀行,總部設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曾是冰島第三大銀行,在10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2008年10月被冰島金融監管機構接管。冰島政府當時還接管了同樣無法獲得短期融資的冰島前兩大銀行,這三家銀行債務總額610億美元,相當于該國gdp的12倍,令外界震驚,事件最終也導致冰島政府被迫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紓困。
作為glitnir曾經的國內業務行,islandsbanki已被剝離,目前由政府持有5%股權,其余95%由glitnir的債權人isb holding ehf.持有。根據其季報,islandsbanki今年一季度凈利潤4.59億冰島克朗,總資產829億冰島克朗。
除了可能的銀行收購項目,先行的中國投資者也開始注意到冰島的農業商機。一家中資集團正準備在冰島建設大型水貂養殖場。
冰島農場主協會顧問埃納森(einar e. einarsson)說,該中國投資者希望建一個至少5萬平方米面積的養殖場,這樣的規模在冰島前所未有。不過,埃納森看起來明顯擔憂多過歡喜,他說自己已經見過該公司在冰島的代表,希望向后者轉達對其養殖場規模太大、超過冰島市場承受能力的擔心,關鍵是,他們認為中國投資者的大手筆也嚇退了別的想進入這一領域的投資者。
現在還不清楚該中資公司的水貂養殖計劃能否順利實施,正如此前高調欲在冰島投資的商人黃怒波,他的購地建度假村計劃頻頻遇挫,至今沒有下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