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紅棗長期以來棗裂傷農、難以形成產業化的局面,今年以來,山西呂梁市柳林縣采取政府建基地、企業舉龍頭的措施,積極引導農民提高紅棗林的管護水平,讓28萬畝紅棗真正形成產業基地,實現產出和效益最大化。 為了讓紅棗產業真正實現增收富民,柳林縣大力推行政府建基地的政策,通過集體組織、村民互助的辦法促進紅棗產業發展。該縣財政今年投資1500萬元,在紅棗主產區的5個鄉鎮建設了3萬畝紅棗管護示范區,每畝財政補貼500元。通過實行集體組織形式,該縣實施的紅棗管護面積達11000畝,占今年規劃3萬畝的37%。其中,三交鎮坪上村,采取村集體統一耕作、統一施肥、統一剪枝、統一噴藥、統一刷白的“五統一”模式,組織專業隊實施,管護面積2000畝;高家溝鄉政府集中購買棗林地深翻機具60臺,由各村集體統一耕作、施肥,農民個戶管理,管護面積5000余畝。通過實行村民互助形式該縣實施的紅棗管護面積達7000畝,占年規劃3萬畝的23%。其中,三交鎮眾森農民專業合作社集中流轉周邊棗林地500余畝實行統一管護;下塔上村紅棗種植大戶高應應自發流轉管護棗林地150畝。高家溝鄉農綠源農民專業合作社集中流轉管護300畝。目前,沿黃5個鄉鎮共有9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實施了5000余畝紅棗林集中管護,涌現出了一批紅棗種植大戶,集中管護面積1800余畝。為了促進紅棗產業發展,該縣已完成通路145公里,修筑集雨水池15個。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