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地吃到新鮮自產的對蝦,這可不是癡人說夢。昨日,記者來到賀蘭縣常信鄉寇家湖萬畝現代漁業養殖示范園區的義隆農副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繼陽從蝦池里撈出幾只南美白對蝦,這些蝦已有10厘米長,再長40天可以達到13厘米,預計國慶節可以上市,每斤零售價35元左右,陜甘寧及內蒙古的人都可以一飽口福。
2012年,賀蘭縣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福建廈門大自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成立賀蘭縣義隆農副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從福建等地引進南美白對蝦在寇家湖試養70畝,試驗水質調控、海水淡化等技術取得成功,填補了寧夏乃至西北地區沒有白對蝦養殖的空白。今年,該合作社注冊了“瀾山下”商標,流轉1350畝土地建立白對蝦及新優魚苗種養殖示范基地。除了600畝白對蝦外,還新增了加州鱸魚、黑鯛、單性羅非魚、牛蛙、淡水白鯧魚、胡子鲇魚和鯔魚等新品種。他們又在常信鄉丁義村12社流轉300畝土地建立閩寧現代漁業高新技術實驗基地,進行加州鱸魚和白對蝦混養實驗,計劃2年示范推廣到 3000畝。
記者看到,在養殖區不遠處,綜合信息管理中心及水產文化展示館已建成,義隆合作社將引進名優特新水產品種在此展示,并邀請國內外水產專家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舉辦漁業養殖新技術、生產經營管理技術培訓班,為當地及周邊培養懂技術、會經營、會管理的漁業養殖能手。旁邊還有與央視釣魚頻道合辦的釣魚競技區,今后一些國內外大型釣魚賽事也將在這里舉辦。
去年和今年,賀蘭縣政府分別補助義隆合作社100萬元、300萬元,扶持推廣南美白對蝦養殖。在該合作社的帶動下,常信鄉丁義村和平羅縣、吳忠市的一些農戶開始嘗試對蝦和鱸魚養殖,合作社則負責提供產、供、銷一體化服務。(賈莉)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