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商到田頭收購蜜棗
近年來,云南紅河州彌勒市朋普鎮立足山區資源優勢,把蜜棗產業作為山區村委會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的一個新亮點,制定扶持政策,成立蜜棗協會,在土壤、氣候皆適宜種植蜜棗的團結村委會規模種植蜜棗2000余畝。今年可為村民創收5000余萬元。 據了解,團結村委會是從2006年開始發展蜜棗種植的。由于土壤、氣候、光照等自然條件都適宜蜜棗生長,加上他們都是施用農家肥,實施生態管理,所產蜜棗全部具備生態環保、香甜可口的品質,不但個體勻稱,核小皮薄,質脆汁甜,含有大量維生素,而且還有補元氣、養肝益腎、健腦益智、養顏美容,防癌抗癌等多種功效,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致使近幾年的團結蜜棗都呈現供不應求的態勢。為大力發展蜜棗產業,使之形成規模化經營、規范化發展的強勁勢頭,把“團結蜜棗”真正做成促農增收的“搖錢樹”,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團結黨總支、村委會走“農戶+基地+協會”的路子,于2010年7月30日正式掛牌成立了“朋普鎮團結村蜜棗協會”,協會會員達250人,涉及平地、石則坡、灣子、黑母雞、黃塘、木林柏六個村小組。3年來,蜜棗協會全面落實“誰造誰有”“誰投資誰受益”等優惠政策,一方面鼓勵村民采取“合伙經營”模式,共同投資打井,再把地下水抽到山頂上通過自流滴灌搞高效農業,建設優質蜜棗基地。一方面積極爭取鎮黨委政府扶持,按照《朋普鎮現代農業科技示范點建設方案》,全村蜜棗種植戶享受到鎮政府每畝補助300元的政策扶持,種植面積從最初的180畝發展到現在的2000多畝。同時,協會還充分發揮作用,積極牽頭聯系,致使整個村委會連續3年都出現了蜜棗還未成熟,就有一、二十個浙江、山東的收購商駐扎在各個村子里“守株待棗”的狀況。這些收購商進村駐扎以后,就劃定區域,“分片包干”,并與種棗農戶簽訂收購協議,還預付了訂金,到時就各按各的區域收購,各按各的老板交售。按照收購協議規定,前兩年每公斤蜜棗的收購價都是20元,今年的收購價則高攀到每公斤25元。 團結蜜棗協會會長張紅光高興地告訴記者:“今年,我們協會會員種植的金絲蜜棗1號、2號、4號和脆蜜棗等4個品種共2000多畝都全部掛果,預計畝產可達900-1100公斤。按協議價每公斤25元計算,畝產值將達25000元左右,整個村委會可促農增收5000多萬元。” 朋普農科站站長許劍還對記者說:“以后,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大科技指導、政策扶持、示范帶動力度,充分發揮我們技術部門力所能及的作用,為擴大蜜棗種植,促進農民增收盡心奉獻。”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