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清晨5點的翁家山,太陽光還沒鋪開來。茶農朱紅霞,一個女人,肩膀上卻扛著一根幾百米長的水管,在自家茶園里來回澆水。
水管里的水,一沾到干涸的土地,就像碰到了海綿。水管和水管連接處,有水漏出來,朱紅霞都用臉盆接著,不敢浪費。
杭州持續高溫干旱,嬌貴的西湖龍井茶樹,很受傷。尤其是翁家山。
翁家山,海拔237米,是西湖邊所有茶村中最高的。光照強、山勢高,又不像梅家塢、茅家埠,周邊有溪流可以就地取水。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充足的水源,翁家山800多畝茶園,80%以上都會被渴死。
今年夏天,西湖景區四成茶樹不同程度受旱,明年春茶產量減產已成定局。好在西湖街道及時送水,龍井茶農積極自救,最兇的這一波旱情,西湖龍井茶樹算是挺過去了。
14日,我們走進茶園,走近茶農。對茶農來說,茶樹,就是他們的孩子。
每天通宵給茶樹澆水
毛腳女婿們都回來幫忙了
早上7點,翁家山茶園,太陽光曬得后背脊發燙。四周沒有大樹,躲都無處躲。
朱紅霞關掉閥門,卷起水管。她已經在茶園里連續澆水5個小時了。半夜兩點上山,忙到早上7點;下午5點,太陽下山后再上山。
“太陽出來了,就不好澆水了。”朱紅霞說,大白天給茶樹澆水,就像倒一壺滾燙的熱水下去,茶樹沒被太陽曬死,已經先燙死了。
現在,翁家山的茶農們,都是這么個作息時間。澆灌時間,集中在晚上7點到第二天的早上7點之間。
而且,因為水少,在這12個小時內,整個翁家山283戶村民,還得輪流排隊,錯開高峰給茶園澆水。
翁家山上,每隔幾百米,就能看到幾個大型的白色塑料桶,并排站著。每個桶,能蓄上兩噸地下水,水管鋪得像蜘蛛網。
“以前都說當西湖茶村的女婿福氣好。今年,毛腳女婿們算是吃到苦頭了。”翁家山村主任周寶國說,一個月前,翁家山嫁出去的女兒們,都帶著老公回娘家來了,幫忙給茶樹澆水。
四成茶樹不同程度受旱
龍井老茶樹所幸毫發無傷
算算看,西湖邊的茶樹們,已經快被高溫折騰兩個月了。
最早是在7月初,處在平地的雙峰村和靈隱白樂橋一帶,茶樹開始“抱恙”,茶樹的枝葉被太陽曬干,甚至枯死。
到了7月下旬,梅家塢、梵村、九溪、翁家山,接二連三的茶園,大面積跟著受災。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