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一五o團良繁一連職工李玉霞正忙著給自己家試種的1畝大棚金倉棗及時做好修枝、疏果工作,以提高大棗品質。
看著掛滿青翠大棗的1畝大棚棗樹,李玉霞的臉上寫滿了幸福,可以看得出,今年又是個好收成。預計到9月下旬,這些大棗將全部成熟,這與普通棗樹相比,提前近1個月上市。
李玉霞說“這大棚棗要比陸地棗提前上市半個多月,價格也要比陸地棗好一些,種大棚棗還是有好處的,提前上市可以買個好價錢。”
近年來,該團不斷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出臺多項惠民政策,積極引導團場職工退出低產棉田,大力發展紅棗產業,力爭把大棗培育成職工增收的又一渠道。
據了解,從2009年李玉霞就開始進行大棚栽種棗樹的試驗,2010年正式建棚,2011年她的試驗獲得成功,當年結果約450公斤。這在石河子地區以及整個八師來說,都是屈指可數的。2011年成功后,她又適時在旁邊新開辟了60畝棗樹林,同時,她還在退耕還林的60畝大棗地里套種了西甜瓜,目前,西甜瓜長勢喜人豐收在望,按照市場價可增收2萬元左右,據李玉霞說,她打算將棗樹林全部建棚,全部實行大棚栽種棗樹。棗樹品種為冬棗和早紅酥。
李玉霞的大棚種棗試驗,獲得了社會各界好評。去年以來,不斷有外地種植戶、客商到他的試驗大棚參觀,學習技術,洽談生意。八師黨委書記、政委徐志新來該團參觀時說:大棚種桃、杏、蔬菜瓜果比較常見,但李玉霞試驗成功的大棚種棗就很少見,該項目的成功,將為團場職工提供一條新的致富途徑。(馬紅星,呂虹雨)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