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水庫養殖的業主推測,估計是天氣變化導致水體缺氧造成魚大量死亡
記者 林恩炳 顏華杰
變故來得是那樣的突然!14日傍晚,當永寧后桿柄村民老楊巡視水庫時還未發現異樣,可第二天卻聞知了死魚的消息,趕到水庫一看,近萬尾魚在水庫漂出了白肚。截至昨日記者采訪時,死魚仍在增加,死魚總數已超2萬尾。至于魚死原因,老楊及其承包水庫養殖的合伙人推測,或為氣候變化引起的水中缺氧導致。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永寧鎮后桿柄西隅的青年水庫,這座水庫位于寶蓋山與雙髻山之間的東南部山谷,水庫面積約為200畝,山水交融、景象怡人,但一汪碧水之下正經歷著危機。雖然經過多日打撈,湖面上絕大部分死魚已經被清理干凈,但記者仍可在庫邊的草叢中發現大量死魚,個頭大的逾十斤,發出令人作嘔的惡臭。
今年,老楊在青年水庫投放了5000尾紅鰱和白鰱、20000尾鱸魚和黑魚,投放的苗都是大苗,魚苗成本達三四十萬元,在此番變故中絕大部分魚已死亡,連長存能力較強的鯉魚都死了,僅剩下非洲鯽魚。“15日上午來到水庫一看,白茫茫一片,心都碎了。”老楊說,起初他還雇請工人將剛死的魚撈出賤賣,但越撈越沒心情,因為賣魚的錢還不夠工錢,“本來到年末就可以收獲,現在是血本無歸”。
死魚開始出現在臺風“尤特”帶來降雨的前夜,這也排除了大量雨水流入水庫或致魚死的可能。據老楊介紹,他參與承包青年水庫養殖已有5年,此前從未遇到這樣的現象,“估計是天氣變化導致水體缺氧。”
來源:石獅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