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祥銳 通訊員 顏艷芬
8月,臺風暴雨天氣增多,容易引發水產養殖品種各類病害。為減少農戶損失,日前,高明區農林漁業局發布新一期水產養殖病害測報,并向漁戶提供相應的病害防治建議措施。
除較為常見的出血病和爛鰓病外,區農林漁業局預測,本月,區內水產養殖業較易爆發的魚病還有4種。其中,草魚、黃顙魚較易發生腸炎病;桂花魚易患纖毛蟲病;羅非魚易得鏈球菌病。
“近期水產養殖病害較易發生,是由于水產養殖品種已進入生長旺期,兼之8月期間外部天氣變化較大,水質易變的緣故。”該局水產養殖科工作人員解釋。防治水產病害,保持魚塘水質良好是關鍵。水產養殖戶在晴天中午,應開啟增氧機1小時,以促進水體循環,并定期使用有益菌凈化水質。
調節水質的措施包括,優質魚池塘可結合常規殺菌消毒工作,每10~15天使用一次有益菌(消毒三天后)降解水體的氨氮;四大家魚和羅非魚池塘每半月應使用一次生石灰殺菌并凈化水質,用量為每畝1米水深10~15kg。
來源:佛山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