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丹 通訊員 馬亞梅
2013年上半年,魚臺縣漁業局秉持生態、高效、品牌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漁民增收,漁業增效”這一中心,優化調整漁業產業結構,加大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積極完善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加強漁業標準化基地建設,強化漁業資源環境保護,使全縣漁業經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優化漁業產業結構,漁業發展方式積極轉變。目前,全縣水產養殖面積發展到9.3萬畝。上半年漁業總產量20932噸,同比增長4.6%;漁業產值2、84億元,同比增長0.07%;魚種產量3375噸,同比增長1.4%;漁業總產值 3.67億元,同比增長0.07%。魚苗孵化量2億尾。全縣名優漁業養殖面積7.4萬畝,占總養殖面積的80%以上。
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產品質量安全得到保障。目前,全縣大多數養殖企業已建立生產檔案,“三項記錄”制度逐步完善,養殖基地、苗種場等養殖場所經檢查未發現使用違禁藥物情況,合格率達100%。
堅持科技興漁,技術推廣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深入開展漁業技術人員進村入戶活動,對養殖戶進行零距離服務,為養殖戶解決實際問題。
漁農收入增加,漁業經濟效益顯著提高。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和單產倍增等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水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的優化,日趨合理,生產者養殖技術水平日益提高,從而提高了養殖單產水平和水產品市場競爭能力,降低了生產成本,水產養殖經濟效益明顯提高。據調查統計,池塘養魚收入每畝可提高20%左右。隨著水產養殖效益的提高,漁農對水產養殖的信心得到增強,紛紛加大投入,促進了魚臺縣漁業生產的發展。
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穩步推進。 認真落實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宣傳,加大安全培訓力度,依法做好漁業生產安全隱患排查,實現上半年漁業安全生產零事故。
水產品市場日趨成熟。水產品市場品種豐富,草魚、鰱魚、鳙魚等常規品種供應充足,優質鯽魚、團頭魴、烏鱧、黃顙魚等名優魚應有盡有,水產品價格與去年同期基本保持穩定。水產品價格的持續穩定、上漲,增強了生產者對漁業生產的投入,促進了漁業生產的發展。
來源:大眾網濟寧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