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以來,宜春市持續晴熱高溫,降雨嚴重偏少,各地為抵御旱災加大抽水量,使得大小河流、池塘、水庫等蓄水量急速下降。高溫及存塘密度提高都易引發魚病爆發及翻塘,嚴重影響漁業生產。
在天災面前,宜春市直面現實,采取積極的態度和科學的應對措施,有效減少漁業生產損失,維護漁業生產。
一是提前準備,積極應對。市水產站根據多年來的經驗,在旱災初露端倪時提示各地養殖戶采取措施,提前對池塘、養魚稻田的滲漏等情況進行檢查維修;修復添置提灌及增氧設施;調節水質;施打藥物預防病害等。這些措施已取得一定成效。
二是采取科學的管理和挽救措施。旱災中為了保證生活和種植業等大量抽水在所難免,市漁業部門立足實際情況制定應對策略:突出重點保證親魚和魚種池塘的用水,在旱情嚴重的地方采取并塘及轉移的辦法保存親魚和魚種,為災后恢復生產打好基礎;加強對存水的日常管理,及時調節水質,對水源欠缺的水域適當減少飼料投用量,施打生石灰或水體改良劑凈化水質,防止水質惡化;搞好魚病防治工作;適時捕撈降低密度,減少水體負載,緩解溶氧壓力,確保安全度旱。
來源:宜春市水產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