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進浙江青田縣仁莊鎮雅林村稻魚高效種養實驗區,稻浪起伏、稻香撲鼻,不遠處幾塊標志牌上醒目的標著“1-2號稻鱉魚共生試驗田”“綠米——稻魚共生水稻新品種試驗田”“紅米——稻魚共生水稻新品種試驗田”等。
“這個實驗區是從去年10月份開始試種養的,到今年10月份就能看到成果了。”仁莊鎮水產員盧小燕指著丘塊齊整、種植標準的大片稻田說。這片特殊的稻田是仁莊鎮新建的稻魚高效種養實驗區,面積120畝,分成不同區塊,種植6個不同的水稻新品種和1種新稻鱉魚共生系統,7個醒目的品種標示牌整齊劃一地排列在稻田中。
據了解,近年來,傳統的稻田養魚特色產業已然變成了仁莊人民的效益農業,農戶也得到了真正實惠。然而長期以來,在注重追求田魚發展的同時,卻忽視了稻米產業的深入發展,使得稻魚產業發展無法得到更好的經濟效益。如何破除發展瓶頸,讓稻魚產業重新煥發出更加強勁的生命力,進一步帶動農民持續增收,是擺在仁莊鎮黨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課題。
為深入發展稻魚產業,仁莊鎮黨委政府鉚足干勁。一方面,組織村居干部、產業代表、致富能手等到浙江大學等高專院校進行專題培訓,進一步增長見識、拓寬視野;另一方面,仁莊鎮黨委政府組織發動鎮、片、村三級開展走村入戶種植前期調研、摸底,廣泛征求農戶意見和新品種種植意愿。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密集調研,合作社發動農戶,最終與村民簽訂了70多畝的實驗種植合同,在原先中浙優系列、嘉禾優“555”和 “嘉禾218”稻谷品種的基礎上,從陜西洋縣等地引進紅、黑、黃、橙、綠五個水稻新品種在雅林、蓮頭、垟坑等村居基地種植,并邀請了縣農業局專家進行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當前,各種稻米品種正在茁壯成長,初步形成了“五色稻米五彩魚”的農業產業特色。
如今,稻田養魚健康養殖已在仁莊全鎮范圍內得到有效推廣,并基本建成了東坪原種保護、新彭技術創新、馮垟休閑觀光、應莊垟產業示范、雅林種養實驗等5個稻魚產業功能區塊,為仁莊稻魚產業化發展勾勒出了更加清晰的輪廓。
來源:中國青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