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茶區遭遇創記錄的持續高溫干旱,這對湖州茶區茶樹長勢造成了嚴重影響,茶園遭受了旱害和熱害雙重影響高溫天氣已進入尾聲,目前最重要的是做好旱災后的茶園管理。
高溫干旱緩解后的恢復技術措施:1、修剪:受害茶樹葉片有焦斑或脫落,但枝條頂部茶芽仍然活著的茶樹,暫不要修剪,可讓茶樹自行發芽,恢復生長。對于受害特別嚴重,蓬面枝條出現嚴重枯死的茶園,可進行修剪,將枯死枝條剪去,但要注意宜輕不宜重。2、施肥:當降雨2-3次,土壤濕透后及時施用復合肥和葉面肥,促進茶樹盡快恢復生長。這次施肥可作為茶園基肥,每畝施商品有機肥300-500kg或菜子餅150-200kg,再加npk總量為45%的高濃度復合肥20-30kg,或npk養分總含量25%左右的普通復合肥50-60kg,開溝深施。3、留養秋茶:8月20日前如旱情仍無法緩解的茶園,8月20日后不宜采摘和打項,應留養秋茶。對于手工采摘名優茶的立體茶園,封園前(10月底)剪去蓬面嫩梢(如有);對于采摘大宗茶的機采茶園,在10月中下旬剪平茶樹蓬面,機采葉加工片茶。4、重新種植對于死亡率較高的幼齡茶園歸并補缺,或做好重新種植的準備。對于個別區塊旱死的茶園,應徹底深翻、加培客土,根除土壤障礙因子后再行種植;對于不適合茶樹生長發育的區塊則改作它用。
茶樹旱熱害成因,茶樹旱熱害的發生與土壤條件、品種、樹齡、茶園生態環境和田間管理措施等多種因素有關。從初步調查的結果看,旱熱害的發生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1、土壤條件。這是發生茶樹旱熱害最重要的原因。危害最嚴重的成齡茶園幾乎都存在土壤問題,突出表現為土層淺薄,或土壤地下水位高、有障礙層而導致積水的茶園,由于茶樹根系無法向下伸展,吸收范圍小,這些地塊先出現旱害癥狀。另外,土質砂性,保水能力較差的茶園也是這次旱熱害的重災區。2、樹齡。幼齡茶樹由于根系淺,茶樹行間裸露面積大受害程度顯著大于成齡茶園。3、田間管理措施。茶園管理不當,如現在很多茶農的施肥習慣,都是面上撒肥,沒有開溝施肥,很容易導致根系往上長。4、茶樹品種。像安吉白茶、龍井43這類采用扦插苗種植的無性系品種由于無明顯主根,根系較淺受害相對較重。
此次茶園受旱熱害影響,這也告誡我們要把科學發展理念根植于茶葉產業,加強茶園基礎建設,建立生態設施茶園。新茶園開發,要講究“頭戴帽、腰系帶、腳穿鞋”,要求茶山不可禿頂,山尖需要戴冠,山中種植茶樹并有綠化點綴,堅持生態理念開發茶園,保持良好水土。極端氣象災害隨時可能發生,臨時采用的抗災措施常常花費人力物力,且收效不大。只有加強茶園基礎建設,如完善排、蓄、灌水利系統,建立相關設施,做好應對不良氣象災害的準備,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進茶葉生產持續健康發展。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