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漁近一月 海鮮價格卻難降
記者 李秋云 黃謹
都說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像面鏡子,照見市民日常消費的點點滴滴,可真要消化這些漲漲跌跌的百分比,著實讓人犯難。通俗點講,cpi其實就是兩句話——花一樣的錢,能買多少東西?買一樣的東西,要花多少錢?
為了更直觀地反映市民在菜籃子方面的花銷,本報在每月下旬,從定點超市抽取10個固定樣本[包括散裝丁優米、五花肉(無骨條肉)、排骨、散裝雞蛋、春菜、上海青、菜瓜、草魚、明蝦、紅富士,每個樣本500g]。這些樣本一年四季均有銷售,也是咱們餐桌上的???,通過它們的價格趨勢,記錄屬于泉州市民的消費價格指數。
【本月賬簿】 十個樣本都在漲
昨天,記者從永輝超市泉秀店抽取市民普遍消費的米、肉、魚、菜等10個樣本,每個樣本1斤,共計花費97.82元,與上月相比,多花費5.75元。
10個樣本中,米和紅富士價格平穩;豬肉與7月相比,穩中有小幅度上升;而春菜和上海青每斤則分別漲了0.4元、0.8元,菜瓜雖與上月持平,但一斤3塊錢的價格讓市民感覺“有點貴”?!安藘r主要是受臺風的影響,臺風一撥接著一撥來。”超市生鮮區相關人士稱。
所有樣本中,值得關注的是,雞蛋單價比上月漲了1塊錢。有業內人士稱,這價格幾乎達到了今年8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外,明蝦和草魚兩個樣本,雖然價格變動不大,但記者走訪發現,今年海鮮價格有點異常。休漁結束已近一個月,往年不少水產品價格都已回落,但今年因捕獲產量下降,海鮮市場價并未出現如往年預期的大降價。
【樣本分析】
部分海鮮產量減半
“休漁結束都快一個月了,這大蝦怎么還這么貴?”昨天,在永輝超市泉秀店,市民老王本想挑幾只九節蝦,看到一斤179元,只好作罷。老王有點納悶,聽說本地漁船都出去好幾趟了,按經驗來判斷,海鮮該開始便宜了吧?
來源:海峽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