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濟南市長清區五峰山街辦結合自身實際,大力發展核桃種植業。今天,記者來到五峰山街辦了解到該街辦1.5萬畝核桃喜獲豐收,一片片核桃林成了山區村民致富的“綠色銀行”。
以前,在五峰山街辦南部的三官片區,和其他村民一樣,王守業以種植地瓜、花生為主,畝產年收入1千多元,從2003年開始,街辦和村里大力扶植核桃種植業,王守業便拿出自家8畝山地進行“大膽試驗”。2010年,王守業的核桃林到了盛果期,并當年實現畝產值4500元,看著自己的收入比以前翻了4翻,王守業當年便擴大了種植面積。去年,王守業又承包了30畝山地并全部種上了核桃。“街辦給俺們定時上課,定桿、修剪、涂白等管理技術的培訓每月一次,如今俺現在也是個‘核桃專家’了”王守業笑著對記者說。
俗話說:“桃三杏四梨五年,要吃核桃需九年。”核桃樹從栽種到結果需要經歷很長的時間。近年來,五峰山街道在種植過程中發現現有核桃品種存在產量低、品質差、經濟效益低等問題,影響了農戶種植積極性。于是,以五峰山林業站20多名果樹專家為主體的技術組親自對核桃樹進行嫁接改良,并在全街辦范圍內開展除蔭、防蟲等后期管理,確保了嫁接成活率。到目前,該街道已完成2000余畝盡8萬株核桃的改接接穗。被嫁接改良后的核桃樹將提前2-3年進入盛果期,畝產可達400斤,每畝年增收6000元以上,提升了附加值。
今年,該街道又投資34萬余元,為群眾無償提供核桃苗12萬株,促使全街道30個村的村民都種植上了核桃。如今,總共1.5萬畝的核桃林被稱為村民的“綠色銀行”。
來源:大眾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