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今年葛家鎮出產的黃金梨收購價格由去年的每斤1元漲到了今年的1.2元,但由于畝產量減了兩成多,所以總體來看梨農沒啥賺頭,不少梨農表示要刨掉自家栽培多年的黃金梨樹。
8月27日,收購商正在分揀黃金梨。記者苗景霖攝
價格上漲仍沒賺頭
“今年春季天氣相對干旱,加上入夏有段時間雨水很多,從而導致黃金梨畝產量由去年的4000斤左右減少到今年的3000斤左右。”8月27日,在葛家鎮議城村,梨農宮本麥一邊分揀自家地里剛摘下的黃金梨一邊告訴記者,和去年相比,今年行情有所好轉,收購價由每斤1元漲到了1.2元,但總體來說,因為減產,梨農收益并沒有增加。
宮本麥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一畝黃金梨畝產3000斤為例,按照收購價格每斤1.2元計算,每畝收益在3600元,而每畝黃金梨需要的成本包括化肥、農藥、人工等就在3000元至4000元,這樣算來,梨農能賺到手的利潤所剩無幾。
“去年收購價每斤才1元。最近幾年梨農一直不賺錢,最后能保住成本就不錯了。”宮本麥還拿種梨和種蘋果進行了對比:紅富士收購價在每斤2元左右,一級果能賣到每斤3元左右,而蘋果畝產在5000斤左右,蘋果的收購價和產量均高于黃金梨,所以不少梨農都轉向種植蘋果了。
當天,前來收購黃金梨的果商張華新告訴記者,他一般都往上海、武漢、深圳等南方城市發貨,賣到超市去。價格能提上去,錢通常讓收購商和超市賺去不少,梨農所剩無幾。
品質不高無競爭優勢
“你嘗嘗這個梨,多甜!”記者接過正在分揀梨的村民遞過來的一個殘果,咬一口,甘甜的梨汁馬上溢滿口。
市果業站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說,文登這邊的黃金梨雖然甜,但是相比同樣品種的黃金梨,甜度不如四川、河北等主產區的黃金梨,他們那里的黃金梨不僅種植面積大,還形成了固定的規模和市場,而且屬早、中熟品種,上市時間比文登提前20天至30天,而文登的黃金梨大部分是銷往南方的,等到大量上市的時候,人家的訂單都簽了好幾批。在這一點上,文登的黃金梨處于競爭的劣勢地位。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