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茶與戰爭聯系起來,那么,中國六大茶類中當屬黑茶最為密切。歷史表明,第一簍黑毛茶、第一塊黑茶磚的誕生,就與戰爭密不可分。
相傳早在漢代,付波將軍率軍南征途經安化,以茶葉為士兵驅瘴治瘟,得勝而歸;三國時期,吳、蜀屯兵益陽,關羽曾用一包包篾簍包裹的茶葉為北方將士解除因水土不服引發的各種疾病,據考證,這些就是早期的安化黑茶。北宋時期戰事頻繁,戰馬緊缺,當時在西北地區買馬,銀子不行,唯有黑茶可以換馬,為了保護“茶馬交易”,朝廷專門派軍隊到安化保護茶葉收購、加工,再押運至西北換成戰馬,這種軍隊史稱“茶商軍”,古今中外絕無僅有。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率領古鐵騎,征戰異域,所向披靡,靠的是金戈鐵馬和神秘黑茶,士兵喝了奶茶能耐饑寒,戰馬吃了茶渣拌的草料就能馳聘千里。清朝重臣左宗棠年逾七旬抬著棺材挺進新疆,依靠湘軍和湘茶(安化黑茶)從西方列強手中收復了近六分之一的國土。
黑茶,因為其優良的健康保健功效在西北少數民族生活中的不可替代性,兩千多年來有“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的說法。其在中國歷代穩邊固邊的歷史中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黑茶在歷代的邊疆事件或戰爭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中國黑茶理論之父、白沙溪創始人彭先澤先生曾指出:“蓋自唐宋以來,即以茶增國課之收入,復以茶謀國防之鞏固”。1939年湖南省第一個磚茶廠— 白沙溪茶廠,就是為了解決西北茶荒,增強抗日力量,迎著敵人的炮火誕生的。新中國成立之初,該廠由軍隊接手并實行軍管。領導解放新疆建設新疆過程中,湘籍官兵和黑茶同樣功不可沒。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60多年中,白沙溪一直是全國邊銷茶儲備單位、中國民族用品指定生產單位,擔任著黨和國家委派的邊銷茶儲備和生產任務,為促進民族團結、維護邊疆穩定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毛主席曾說過:黑茶是團結之茶,民族之茶。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