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近日來到了位于溧陽前馬蕩的溧陽市前馬塘陳強特種水產養殖公司,看到魚池里都是密密麻麻的“小蝌蚪”。“這些不是小蝌蚪,都是全雄黃顙魚魚苗,也就是我們平時稱的昂公。”總經理陳肖瑋向筆者介紹說。公司從去年開始試著培育全雄黃顙魚,今年正式成功實現規模化人工繁育,6月開始銷售,到現在已售出近2億尾全雄黃顙魚苗。
“大家都知道雄性的黃顙魚好賣,而且長得快,養殖成本低,可是哪兒有那么多全雄黃顙魚呢?”陳肖瑋告訴筆者,全雄黃顙魚最早是由中科院與武漢共同完成,湖北省重點科技攻關計劃項目,2011年國家正式批準新品種。當第一次聽說全雄黃顙魚時,陳肖瑋和他養了近20年魚的父親不約而同地對這個項目產生了興趣,父子兩人立刻實地進行了考察。2012年,他們開始小規模地試養,并把培育出來的魚苗分發給周圍的養殖戶進行試養,收到了不錯的反響。
“在同樣池塘環境和密度、規格等條件下,養殖全雄黃顙魚具有商品食用魚規格大、餌料系數低、單位產量高、市場售價好等優點。”陳肖瑋說。黃顙魚雄魚比雌魚生長快,在相同養殖條件下,第一年雄性黃顙魚比同胞雌魚的生長速度快30%左右,第二年雌雄生長差異接近3倍。這也直接導致養殖雄魚需要的餌料比雌魚要多,平均算下來,生長一斤魚肉,雄魚需要投放1.3斤飼料,而雌魚需要投放1.7斤飼料。最關鍵的是,雄魚的售價也高于雌魚,市場上雄魚要12元~13元/斤,雌魚只有7元~8元/斤。普通黃顙魚養殖13個月~14個月即可上市,全雄黃顙魚可以提前一個月上市。初步預算,養殖全雄黃顙魚,畝效益可提高3000元~4000元,畝利潤可提高近40%。
今年,在去年進行小規模試驗的基礎上,陳肖瑋與佛山市南海百容水產良種有限公司開展技術合作,一方面從該公司引進父本黃顙魚超雄魚200余尾,同時引進全雄黃顙魚繁育的操作技術規程,聘請專業技術人員,為全雄黃顙魚規模化人工繁育的順利實施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另一方面通過改造工廠化繁育設施、選育黃顙魚母本,確保全雄黃顙魚規模化人工繁育的成功。陳肖瑋說:“我們剛剛在南京又承包了800畝水面,準備繼續擴大全雄黃顙魚的規模化人工繁育,為常州乃至整個長三角一帶的養殖戶們提供更多的優質魚苗。”
來源:中國漁業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