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原本離不開泥土,可有人卻偏偏不用泥土養泥鰍,不僅養活了泥鰍,而且讓泥鰍沒有了以往的土腥味,肉質緊實,味道鮮美。“無土養殖之后,再也不用擔心冬天只見訂單來,卻抓不到泥鰍了。”河山鎮堰頭村養殖戶張福林說,明年他還要擴大無土養殖規模,建立大棚式管理的“泥鰍窖”。
張福林是河山鎮堰頭村出了名的“泥鰍專家”。2008年,他發現泥鰍市場前景廣闊,養了多年牛蛙的他動了心,心里打起了算盤:泥鰍營養豐富,很受老百姓歡迎,這幾年來,泥鰍養殖越來越火爆,市場價格肯定會水漲船高。
通過一年多的泥鰍養殖,張福林發現,市面上的泥鰍總是供不應求。“既然泥鰍市場這么好,意味著泥鰍苗市場一定更大,人工養殖泥鰍苗更有發展空間。”這樣的念頭,讓張福林再次在致富路上向前邁出了一步。
通過幾年的嘗試,在張福林的泥鰍基地里,人工幼苗繁殖、培養商品鰍、泥鰍苗銷售形成了“一條龍”。一年下來能賣出上千萬尾泥鰍苗,經濟收入也十分可觀。
“我們飯店要100斤泥鰍,個頭要大一點的……” 2010年冬天,不少客戶都打來電話下單,這可讓張福林犯難了,零下五六度的天氣,泥塘上積著厚厚的一層雪,塘內的泥鰍已冬眠。“泥鰍我有,可是我交不出貨。”張福林告訴記者,因為,泥鰍在水溫低于15℃以后就開始鉆泥了,泥塘中的泥厚度一般都在20厘米左右,給抓泥鰍帶來了很大的不便。為了能延長泥鰍銷售的時間,張福林決定嘗試泥鰍無土養殖。
沒想到,這一念頭給張福林帶來了更為可觀的經濟效益,技術創新讓他的恒盛泥鰍養殖專業合作社又增添了新內容。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