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龍山縣處于湘、黔、渝、鄂四省交界之地,境內河流較多,漁業資源豐富。今年來,該縣采取多種措施,按照“政府領導,部門協作,社會聯動,群防群治,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總體要求,切實加強漁業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保護。
一是大力宣傳力度,營造輿論氛圍。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宣傳欄,散發宣傳單、花鼓趕集等形式,廣泛宣傳漁業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爭取到社會公眾的理解支持;在沿河碼頭、渡口等地設立宣傳牌(欄)、禁漁牌、懸掛橫幅標語、張貼禁漁通告,營造保護漁業資源的良好輿論氛圍。截止日前,全縣開展漁業執法宣傳活動4次,共出動漁政執法宣傳車37車次,出動執法檢查人員187人次,出動執法船5船次,在重要河段鄉鎮樹立醒目的嚴禁電、毒、炸魚的標識牌18塊,懸掛宣傳橫幅30余條幅,粘貼通告200余份,發放宣傳資料2200余份。
二是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扎實開展禁漁活動。聯合公安、工商、環保等部門打擊非法捕撈和破壞漁業生態環境行為。通過遵點、巡查、群眾舉報等,今年已破獲毒魚案件2起,抓獲電機捕魚事件4起,處理水域污染事件1起。8月底,還出臺了《龍山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漁政管理保護漁業資源的通告》、《龍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漁政管理保護漁業資源的通知》,成立了由縣政府分管農業副縣長牽頭的組織機構,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及部門職責職能,劃定了禁漁期,建立健全了巡查守護、舉報獎勵、責任追究等長效機制。對重要河流實行村社集體和農戶分段承包管理,調動當地群眾保護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積極性。并明確規定,凡有國家公職人員參與電魚、毒魚、炸魚等非法捕魚的,一經查實,依法從重處罰,并對其所在單位和個人實行通報批評。
三是開展增殖放流,實施漁業資源生態修復工程。在洗車河、皮渡河、汝池河、果利河等重要的天然水域大力開展漁業資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動,保護現有水域資源生態環境。今年來,在縣境內天然河流域,共放流鰱魚、草魚、鯉魚、鳙魚四個品魚種130余萬尾。(寒海)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