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水產養殖來講,水是不可或缺的,良好的水質對于水產養殖更是起著重要的作用。據報道,位于湖州南郊的和孚鎮是遠近有名的“魚鄉”,這里碧波蕩漾,漾四周種植著繁茂的桑園,間有魚蕩。當地優越的自然環境,也使這個地方成了各種淡水魚繁衍、生長的天然漁港,清清水漾里每年都能養肥不少口感鮮滑的魚,自古以來當地的漁民都靠著在漾里養魚、打漁為生。當地人介紹,以前這里一年四季都有不少游人來垂釣,秋冬還可看到漁民用網拉蕩(捕魚)時豐收的場景。
然而,最近這里的漁民說他們要趁著這次全民“治水”行動說幾句心里話。
“魚鄉”里的白魚、鱖魚最出名
記者來到和孚鎮的樓下港乍木漾時,這里的漁民正劃著小船整理一早打上來的魚蝦。當地的漁民告訴記者,這里最有名的要屬白魚和鱖魚。記者問起魚好在哪里,長超村的漁民章金寶一臉自豪地告訴記者:“和別地方的白魚比起來,這里的白魚顏色就地道,一般池塘里的白魚顏色略微發青,這里的白魚身上是白的。”
章金寶說他所在的長超村水產組有50余戶漁民,他在這里算是養殖大戶,養了20多年魚了,他對這里的水質和盛產的魚最有發言權。章金寶說他小時候就在船上生活,河里的螺螄、蝦很多,一眼就能看到。河里的水清澈,手托起來能直接喝。也正因此,在長三角及南方的一些城市里,長超白魚的肉質長久以來獲得業界的公認。“水好,養出來的魚也自然味道鮮美。”章金寶說,由于是野生放養,因此一般漁民們打的魚還沒有捕撈上來,杭州、紹興,甚至東北的不少賣魚戶就已經過來早早地預訂完了,而且價格還不便宜,每年賣出1萬多斤的魚不成問題,漁民們每年的收成都還算不錯。
近幾年養白魚、鱖魚的少了養青魚的多了
說到今年的收成,章金寶突然低著頭不作聲了。過了一會兒,一位和章金寶同村的漁民悄悄告訴記者,今年老章家估計要虧本。
據當地漁民介紹,和青魚、花鰱比起來,白魚和鱖魚肉質鮮美,收益也很高。買進來的魚苗養一年多,在每年的7、8月份再賣,白魚已經3斤多了,鱖魚也有2到3斤重了,白魚能賣到25元一斤,鱖魚能賣到50多元一斤。像老章家這樣,每年投入3萬多元的魚苗下去,一年下來能收成10來萬元。
來源:湖州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