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是浙江的土生蝦,但明蝦的命運牽扯著很多人的心。在浙江,明蝦是從2000年開始小規模養殖的?,F在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南美白對蝦生產國,浙江也成為僅次于廣東、廣西的國際產蝦大省。按照浙江的氣候,自然生長的蝦,一年能收一茬。
嶺南蝦收成不好,浙江蝦雖然沒那么嚴重,但情況也不容樂觀。
蝦價飆升,馬大嫂們大叫吃不消;南美白對蝦大規模減產,則讓蕭山養蝦人最鬧心。
全國性的南美白對蝦大減產,這道難題怎么破?明年的蝦價,會不會便宜點?
蝦價水漲船高
養殖戶卻迎來
十年最差收成
根據浙江省海洋漁業局的統計,目前我省有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34萬畝,去年總產量約13萬噸,不但可全年供應浙江市場,還大規模出口歐美諸國。南美白對蝦養殖最早的養殖基地分別在錢塘江流域,最大的南美白對蝦淡水養殖基地在蕭山,面積一共有10萬畝。
可眼下,雖然蝦價越來越高,可蕭山的養殖戶們卻笑不出來。
杭州蕭山躍騰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有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3000畝,年產量1500噸,是蕭山最大的養殖蝦基地。董事長秘書吳旭峰說,南美白對蝦的成活率本來高達90% ,一畝蝦塘一般能收上千斤活蝦,“但是今年我們的蝦塘只能收六七百斤活蝦,減產得厲害。”
其實,從去年開始,蕭山一帶的養殖蝦成活率就出現下降趨勢。杭州濱江水產養殖公司老板周林軍說:“去年蕭山中小養蝦戶比往年減產30%,今年更厲害,大家普遍減產一半,現在我一畝蝦塘只能收500斤左右活蝦,養了十年蝦,今年是收成最差的一年。”
“早期死亡綜合征”來勢兇猛,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漁業研究中心副主任柴雪良說,就因為這種病,今年,在福建廈門、廣東湛江、海南??诘戎鳟a區,南美白對蝦的減產率高達70%。錢塘江流域的蕭山是浙江發展最早、規模最大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區域,但由于養殖方式傳統落后,今年疫情也很厲害,產量少了近半。”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