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持續雨天影響,全國各地的水產養殖業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其中影響較大的要數南美白對蝦養殖行業。
臺山市廣海鎮烽火角、汶村等地也有不少咸圍養殖對蝦,因天氣原因受到不小的沖擊,產量減少。
養殖周期變長
對蝦養殖戶田聰來自四川,在臺山從事對蝦養殖已有七八年時間。據介紹,以往一年可以養三造對蝦,每年的第一造蝦周期較長,從4月份開始放苗,8月份可以收成。第二、三造的養殖周期為兩個月左右。由于這兩年雨水特別多,蝦的成活率不高,需要多次放苗,養殖周期變長,成本增大。
由于近兩年雨水太多,養蝦失敗居多,不少養殖戶都縮減養殖面積。去年虧了近30萬元后,田先生將原本120多畝的咸圍面積減少為現在的60畝。他本打算通過精心管理來提高蝦的成活率,沒想到事與愿違,年頭的第一批蝦又失敗了。一個多月前他投放了第二批蝦苗,預計11月底上市,但成功與否仍是一個未知數。
畝產大幅降低
據了解,田先生養殖的蝦種為“南美白對蝦”,屬“脆弱”蝦種。該蝦種對水質要求較高,如果雨水多導致蝦塘的水達不到鹵度,對蝦就不能按時蛻殼并往外滲水,容易引發疾病并導致死亡,損失難以估計。前幾年,對蝦養殖的畝產是1000多斤。而這一兩年畝產能達到300斤已經算高產了。因此,對蝦的批發價也水漲船高。
城西市場的多個海鮮攤檔的老板表示,以往海蝦少的時候,都會拿南美白對蝦就是俗稱的圍蝦來賣。不過,他們最近很少拿圍蝦,因為圍蝦拿貨價都要30元/斤。(申鵬,甘建庭,陳舒文)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