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黑龍江省蔬菜產業發展,保障"北菜南運"的用種需求,近年來我省組織有關科研單位和企業,共同建立了"北菜南運"的蔬菜品種現代育種技術體系,培育專用的"北菜南運"蔬菜品種。
金秋9月,豐收的季節。走進綏化市北林區永安鎮廂黃三村,連片的辣椒地成了鄉村一道美麗的風景,綠油油的辣椒秧,長勢喜人,成串的辣椒掛滿枝頭,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個菜農的臉上。北林區永安鎮農民施彬艷高興地告訴記者:"真沒想到,咱地產的品種 龍椒11 號這么好,特別受市場歡迎,來拿貨的客戶都排隊!"
施彬艷說的"龍椒11號"是省農科院園藝分院培育的新品種。它抗性強、果形好、大小均勻,果大肉厚,產量高,耐擠壓,耐儲存,非常適合長距離運輸,填補了我省沒有自主研發耐貯運甜椒品種的空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北菜南運好品種。
施彬艷告訴記者,她家的56畝地都種了"龍椒11號""今年雨水大,陽光寡照,天氣非常不適合甜椒生長,俺們這兒許多甜椒都減產了,但是俺家的龍椒11號卻一茬接一茬地熟,粗略一算賬,今年最少能掙12萬元。"
在雙城市同心鄉,福錄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當家人金福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就今年這樣的年頭,他種的 "龍椒11號"畝產應該在8000~10000萬斤,按最低價0.8元每斤計算,畝收入可達6400~8000元,扣除成本,畝效益5000元一點問題都沒有。金福錄說,"別的品種我也種了幾個,但頂數這個效益最高。"
據介紹,經過近3年的試驗推廣,"龍椒11號"已經在哈爾濱、北林區、蘭西、青岡、穆棱、五常、海南等地扎根,農民越來越認,推廣面積近萬畝,產品遠銷大連、北京、上海、廣州、寧波等地,畝效益高達6000元至1萬元。
省農科院園藝分院院長陳立新告訴記者,好品種意味著好價格 品種質量決定銷路。要想使北方蔬菜順利打入南方市場,首先應抓好品種關和質量關。但是,我省現有的"北菜南運"蔬菜品種主要為國外進口品種,不僅價格高,而且數量也受多方因素影響,難以保障生產需求。為推動我省蔬菜產業發展,保障"北菜南運"的用種需求,近年來我省組織有關科研單位和企業,共同建立了"北菜南運"的蔬菜品種現代育種技術體系,培育專用的"北菜南運"蔬菜品種。目前,已培育出甜椒、番茄、白菜、西瓜、南瓜等5個種類7個新品種,累計推廣面積近百萬畝,占全省蔬菜面積的15%;其中,"龍盛一號"大西瓜連續4年全部銷往廣州,"元帥"甜椒已成為"北菜南運"的當家品種,"龍園栗香"南瓜每年的南銷量在20萬畝以上。(癡雙)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