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7時,開漁后的第一批東海魚蟹運抵路林市場,采購商和市民涌進搶購,500噸海鮮四小時不到就銷售一空。雖然“東海第一網”貨源充足,但由于捕撈成本上升,今年的東海海鮮價格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漲了10%。
碗口粗的海鰻、體長個大的帶魚、膏肥殼青的白蟹……昨天上市的“東海第一網”沒有讓人失望,經過三個月休養生息的魚蟹體量大、賣相好。記者在現場看到,從舟山、臺州和江蘇南通等地駛來的貨車上,十幾公斤重的海鰻、馬鮫魚比比皆是。“這還不算大,再過幾天,作業船只帶回的帶魚、鯧魚還要大。”幾名忙著缷貨的攤主告訴記者,昨日交易的魚蟹均為運輸船提前運回,大型漁船目前還在遠海捕撈,預計國慶期間東海海鮮將大批量上市。
昨日的“東海第一網”以帶魚、鰻魚、舌鰨魚和蝦蟹為主,規格多為中下規格,同類產品的價格差別明顯。其中,條重500克以上的帶魚每公斤70元,條重300克左右的每公斤44元;條重400克以上的鯧魚每公斤200元,條重350克的每公斤75元。與這些魚類相比,海鰻、舌鰨魚和白蟹的價格要低許多。條重1500克的大海鰻、馬鮫魚每公斤約45元;白蟹每公斤68元,舌鰨魚每公斤45元。許多現場搶貨的市民都選擇海鰻、墨魚、蝦、舌鰨魚和各種蝦蟹作為嘗鮮首選。據統計,昨日各類中低檔海鮮銷量比前段時間增加了近40%。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剛剛上市的東海魚蟹價格普遍上漲,平均漲幅10%左右,主要是因為今年的漁船人工成本上漲。“今年一艘大馬力漁船出海作業,一天成本在1萬元以上,高的要兩三萬元,如果捕不到鯧魚、帶魚等高價魚貨,那只能虧本。”一位業內人士說。(張正偉)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