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5點開始,東海開漁后的“第一網”海鮮,透骨新鮮地陸續“游進”位于路林的江東水產批發市場交易區。這個批發市場,提供寧波80%的魚貨。這意味著,今早寧波市民就能從菜場購買到他們最愛的東海海鮮了。
昨天,市場總經理戎永敢告訴記者,有超過250噸的東海“第一網”海鮮到貨,主要來自舟山、象山等地。
而記者夜探魚市的感覺是:海鮮個頭大的不多,價格還是有點貴啊!
經過3個多月的休養生息,雖然第一網東海海鮮的“個頭”比休漁前明顯長大,但仍是“一年不如一年”。
以海鰻來說,前幾年的開漁第一天,在市場里能隨處看到1米多長、10來斤的海鰻,今年就只能在個別攤位上找到10來條;第一網的鯧魚也以半斤以下的居多,1斤多的鯧魚比較少見。
戎永敢介紹,雖然年年休漁,但因為連年捕撈,現在東海近海漁業資源越來越少,漁民也越捕越遠,以往東海“第一網”海鮮從漁民出海到捕撈回來到市場交易,時間三四天左右就夠了,今年這個時間已經延長到一周了。
此外,“第一網”海鮮的價格還一路上揚,戎永敢說,與去年同期相比批發均價上漲了10%。比如條重1斤以上的帶魚批發均價從去年每斤30元漲到了35元;條重8兩以上的鯧魚批發均價為每斤90元漲到了100元。
不過,小帶魚、小鰻魚、活皮蝦、鮮白蟹、橡皮魚等中低檔水產品的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戎永敢分析說,中高檔水產品價格的上漲,主要因為生產成本有所上漲,比如今年漁船上的人工成本漲了約一成。
不過,接下來隨著捕撈量的增加,中低檔海鮮的價格會有一定的降幅。(依秋)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