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不少水產品如草魚、生魚等價格出現回暖,河豚這條小品種魚也不例外。6兩上規格從8月初的18元/斤上漲到如今的28元/斤,8月底甚至一度突破了34元/斤。盡管價格如此誘人,但在珠三角存塘魚量并不多,出現有價無魚的現狀。
“魚價是漲了上去,但現在已經沒有多少舊魚了。”江門禮樂飼料經銷商梁門耀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現在6兩上規格的魚都是去年養到現在的舊魚,其就僅有3個客戶還有存塘魚。持續了兩年多的低迷行情,已使不少養殖戶不堪重負,魚價才上漲時,不少養殖戶在成本價左右就已經把魚賣了,收回成本退出河豚的養殖。
9月14日,在珠海斗門蓮溪南方農村報記者找到一口為數不多的存塘魚。養殖場的許師傅告訴記者,其負責管理的三口合計20畝的魚塘,在8月底已經出了兩口塘,河豚規格在7-8兩,價格為31-32元/斤。許師傅透露,20畝池塘正常情況下一天需要喂11包飼料,按照目前河豚料的市場價格240元/包,一天的飼料費用則需要2640元。按照正常養殖周期,河豚養殖6-7個月就能達到3兩上的上市規格,但去年的行情一直不好,價格一直在成本價17-18元/斤徘徊,因此魚就一直積壓著,為了減少養殖成本,許師傅選擇把河豚料拌30%的蝦料投喂,從一天喂兩餐改成一天喂一餐,天氣不好時直接不喂飼料。“別小看這20畝塘,去年到現在單單飼料費用就積壓了50萬多元。”
此外,養殖戶還會選擇混養南美白對蝦,河豚投苗密度從原來的2500尾/畝下降到1500尾/畝等方法來降低成本。全興水產飼料有限公司區域主任林家暉認為,這種養殖模式的轉變能夠有效降低河豚的產量,對整個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情。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