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秋節的到來,各地區的大閘蟹也開始不斷出塘、上市、走上市民的餐桌。近日,記者走訪了福建省莆田市,發現目前當地市面上外地河蟹上市量相對較大。其中4兩的公蟹一只50元。不少市民感嘆,莆田本地的淡水蟹曾經也是十分美味,如今卻難以再現。
秋天是吃蟹的最好季節,昨日上午,記者在梅園路一家大閘蟹專賣店看到,大閘蟹按重量和性別被分開放在水箱中。2.5兩的公蟹一只28元,價格最高的是4兩的公蟹,一只50元。店主介紹,這些大閘蟹來自江蘇水域,但并不是陽澄湖大閘蟹,價格較低。
在一些大超市,記者也看到有大閘蟹在售。銷售人員介紹,現在的大閘蟹賣得比較好,上四兩的剛到貨就被訂購一空。“等10至11月,大閘蟹又肥又多膏,尤其是"十一"之后的公蟹膏最多,到時候價格可能會再漲。”工作人員說。
不少市民表示,很懷念數十年前的莆田本地河蟹。60多歲的林女士介紹,她家在木蘭溪河畔,以前每年農歷八月下暴雨時,河溝里的螃蟹就都爬出來,本地稱為“紅腳鉗”,“雖然個頭較小,但每次吃河蟹都感覺很幸福。”
上世紀90年代,由于環境污染、河流退化等原因,莆田本地的河蟹漸漸變少。市海洋與漁業局水產技術推廣站的工作人員介紹,由于整體漁業資源衰退,近年來,本地河蟹基本不再規模養殖。如果河蟹所在水域環境優良,便可食用,但如果有污染,還是不要食用為好。
來源:海峽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