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22日,縣農業局技術人員深入水口、霞陽、三河等鄉鎮開展技術指導,每到一處,展現在眼前的都是一片片長勢喜人的水稻。烈日當空照,農民田中笑,沉甸甸的稻穗好似彎了腰,廣大農戶正在忙著收割水稻,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據該縣糧油站對全縣中稻穗粒結構及產量情況的調查,預計全縣中稻單產將達470公斤,比上年增加15公斤以上。
為切實提升糧食單產水平,該縣緊抓“項目攻堅年”,以實施中稻高產創建項目為契機,通過行政推動,創新工作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實行“整萬千百”梯級示范,全力推廣優良品種和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安全齊穗、水肥藕合、“機藝”融合、病蟲綠色防控等關鍵增產技術,促進了全縣水稻均衡增產,全面提升糧食作物綜合生產能力。自進入7月份以來,受持續晴熱高溫天氣影響,全縣農作物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災,水稻受災面積逾5000畝。面對嚴峻的干旱形勢,縣農業局突出抓好技術服務,將各項水稻生產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落到實處,及時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到各受災村組,針對不同類型禾苗實行分類指導,切實做好抗旱保苗工作。建立了農戶手機短信群,全年通過手機短信群發平臺給農戶免費發送水稻高產創建和農事關鍵技術措施共15條,發布病蟲情(警)報10期次,開展了水稻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治特效藥送藥到村活動,有力確保了全縣中稻大面積增產增收。
來源:湖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