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超強臺風“天兔”的報道占據了媒體雜志的頭條。據報道,此次臺風的襲卷,令紅海灣的養殖戶們損失慘重。眼看著苦心養殖的老虎斑、東星斑和鮑魚苗就要上市了,卻被一場強臺風“卷”走大半,汕尾市紅海灣的水產養殖戶們欲哭無淚。養殖戶們無奈表示,由于無法購置養殖保險,一般都是“看天吃飯”,如今也只能自己承擔全部損失;為了一定程度降低養殖風險,紅海灣的養殖戶也急盼能夠成立水產養殖協會,抱團發展。
即將上市的魚死了1萬多尾
汕尾紅海灣遮浪半島位于汕尾市區以東18公里處,除了旅游業,當地大部分居民主要以水產養殖業為生。
22日晚,受強臺風“天兔”正面襲擊又恰逢天文大潮,汕尾市60%以上區域出現斷水斷電,而紅海灣附近海域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倒灌的海水泡壞了當地養殖戶的大部分水產養殖設備并引發魚蝦等水產品大面積死亡,給當地的水產養殖戶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一夜之間,我們公司的450個養殖池有一半都受損了”,24日下午,紅海灣洪記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的負責人翁怡岸帶著記者去看受損的養殖場,只見一個用于擺放抽水設備的小房子仍有明顯的水浸痕跡,根據墻體上的水漬顯示,當時的水位約2米深;數百個養殖池上方部分來不及拆卸的棚網也早已在強風暴雨中被吹得七零八落;偌大的養殖基地目前僅有數十個水池靠自家的發電機在維持著,而大部分水池早已“魚去水空”了。
據翁怡岸介紹,紅海灣大約有100個規模大小不等的水產養殖基地,他經營的養殖場是當地最大的,也是本次臺風中受損最為嚴重的。翁怡岸回憶,從20日得知臺風可能登陸汕尾市起,他趕緊組織公司員工先拆卸了養殖池上方的棚網,做好臺風防御準備,可“沒想到臺風來得如此迅猛”,翁怡岸說,這么大的臺風他還是頭一回經歷。
來源:羊城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