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攢處一崖高,十里茶園卷碧濤”。羊巖十里茶園,既是浙江省首批茶葉示范園區之一,也是遠近市民休閑游玩的好去處。
從原先的畝產干茶四五十斤,到現在的上百斤;從默默無聞到現在的“中國馳名商標”、“全國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現代農業園區的運作模式,使羊巖山茶完成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如今羊巖茶場畝產值達到2萬元左右,每畝茶園凈收入超過8000元。
羊巖茶場副場長朱朝安,是羊巖山茶逐步發展的見證者。從前的翻耕、殺蟲、修剪、澆水,都是要靠勞力來完成的步驟,如今都已實現機械化操作。2012年,羊巖茶場與山下農戶合作,建了6個沼液儲備池,成為茶樹的天然養料。在用沼液等廢棄物代替復合肥后,茶樹葉片的品質、色澤都有了明顯提高。對茶農來說,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采摘“持嫩性”,讓千畝茶園能順利收采。另一項讓茶場更省心的投入,是去年配上的200盞殺蟲燈。之前每年幾乎都有近300畝茶園受到“茶尺蠖(當地稱拱拱蟲)”的危害,朱朝安打算繼續投入400盞殺蟲燈,以減少蟲害提高產量。
當然,建沼液儲備池、安裝殺蟲燈,這些農業設施的購置,離不開政府的財政補助,使得茶場投入成本大幅降低。而在技術上,羊巖茶場得到了茶科所、林特局、浙江林業大學等機構的支持。如今,羊巖茶場作為典型的臨海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年產值已突破1.25億元。
創新管理經營機制,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是臨海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經驗。像羊巖茶葉產業示范園區這樣的現代農業園區,臨海市目前一共有25個。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