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黃瓜、蘋果形黃瓜、絲瓜形黃瓜、短條旱黃瓜,津產黃瓜又“克隆”出新品種了!天津市農科院科潤黃瓜研究所專家們采用現代生物技術,培育出多個黃瓜新品種。目前擁有20多個品種的“津優”系列專用黃瓜已成為我國黃瓜生產的主栽品種和主導品牌,被推廣至全國31個省市栽種,其創新成果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走進武清區高王公路旁的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區黃瓜試驗示范基地,記者看到,滿棚翠綠的黃瓜枝蔓上掛果累累:頂花帶刺的水果黃瓜,白皮脆甜的短條旱黃瓜,足有半米長的絲瓜形黃瓜……還有圓潤光滑的蘋果形黃瓜,據悉,這種黃瓜原產歐洲,產量一般,通過引種繁育馴化后,產量和品質均得到提升,單株可結20至25個瓜,口感清淡,糖度低,適合糖尿病人食用。
“這個大棚里栽種著8個新品種黃瓜,有的還得通過回交、雜交等手段繼續選育,有的已培育成功并開始示范推廣栽種,預計明年春節前至少有4個新品種黃瓜上市!”正在地頭記錄黃瓜長勢的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總農藝師李加旺告訴記者,該所采用單倍體誘導、分子標記等生物技術與傳統遺傳育種技術相結合繁育黃瓜,使新品種的選育時間由6至8年縮短到3至4年。
在黃瓜研究所三樓的組培室里,擺放著上千個“克隆”黃瓜苗的培養瓶:有的剛滋出新芽,有的張開兩片葉,有的已長成植株。“黃瓜單倍體培養技術,簡單地說就是在剛長出的小黃瓜未開花之前就將它采集下來,經過一系列的技術處理后放到瓶子里進行培養,幾個月后就能長出黃瓜植株了。”科研員魏愛民說。
據悉,通過新的育種技術,天津黃瓜研究所近年來相繼培育出了津優35號、津優36號、津優31號、津優302等多個新品種,僅津優35和津優36兩個新品種,目前在國內就推廣栽種到30余萬畝,創造社會經濟效益達6.1億元以上。
來源:北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