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不少大豆壓榨企業選擇停機、檢修等方式等待大豆到港。業內人士介紹,因原料不足,大豆壓榨企業的開工情況并不理想。雖新豆已開始收割,但國產豆多將交儲,難以進入市場,而進口大豆的到港量又連續下滑。
日前,農業部公布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國大豆油脂加工行業產能達到1.39億噸/年,約是我國大豆產量和進口量之和的2倍。
并表示,部分實力較強的企業仍然加緊擴張,在產能過剩問題突出的當下,今年上半年,由于食用油價格下滑、養殖業不景氣等因素影響,"黑龍江省大豆壓榨企業大面積停機情況再次出現".
上半年,我國壓榨企業出現了大面積停機的情況,而據"我的農產品網"了解到,目前,我國大豆壓榨企業的開工情況依然不理想,但和上半年情況有所不同的是,近期由于大豆原料供應偏緊未有緩解,多呈現出無豆可榨的局面。
據分析師蔣啟偉介紹,目前,市場上大豆庫存偏低,部分油廠選擇了檢修、停機等形式,等大豆到港后再重新開機。"我的農產品網"了解到,南京邦基油廠自10月初起開始了長達20日左右的停機檢修;泰興振華則預計10月20日之前將實行單線輪流檢修;而欽州中糧等則選擇停機待豆。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9月進口大豆470萬噸,較8月的637萬噸下降26.2%,同比下降5.4%.而根據船期統計,10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預計約460萬噸,略低于此前預期的480萬噸,連續第3個月環比下降。
(我的農產品網)
來源:我的農產品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