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漁業養殖保險出臺后,我國多個地區的養殖戶都上了保險。也正是這樣,在臺風“菲特”侵襲之后,養殖戶的損失明顯減少了不少。
10月7日,“菲特”臺風來襲。受大風大浪影響,臺州市海味鮮漁業專業合作社養在大陳海域的6萬多條大黃魚出現死亡,損失達400多萬元。
如果在往年,出現這樣的情況,合作社只能默默承受所有損失。而今年,因為這些大黃魚全部上了保險,合作社可獲賠140多萬元。這也是我市首例水產養殖保險賠付案例。
據了解,今年7月,浙江省漁業互保協會推出了海水網箱養殖保險項目。臺州市海味鮮漁業專業合作社得知消息后,立即為該合作社在大陳海域深水網箱養殖的6.5 萬尾大黃魚和10只周長50米的深水網箱上了保險,保額分別為195萬元和80萬元,保費為16.85萬元。由于有中央財政補助,該合作社只承擔了65% 的保費,也就是10.95萬元。
因為此前水產養殖戶投保無門,海味鮮合作社拿到的這張保單成了我市水產養殖保險的第一張保單,也是我省首批誕生的水產養殖保單之一。
臺州市海味鮮漁業專業合作社李普友介紹,“菲特”臺風來臨之前,預計臺風將對水產養殖造成嚴重損失,省漁業互保協會工作人員給他打來電話,要求他將養殖的大黃魚數量進行統計。
“7號刮臺風,我們以為沒在臺州登陸,估計沒什么損失。”李普友說,沒想到,臺風后的一兩天內,大量死魚浮上水面。原來,受風浪影響,大黃魚與網箱發生碰撞摩擦,出現大面積死亡。
李普友隨即向省漁業互保協會報告了損失情況。10月10日,省漁業互保協會負責人與椒江海洋漁業局專家等一行人來到大陳島,對海味鮮合作社在大陳的養殖基地受災情況進行勘查、定損。
經清點,海味鮮合作社6.2萬多條大黃魚僅存活262條。“本來這些魚近期可以上市了,按50元一斤算,市場價值達400多萬元。”李普友說。
那么海味鮮合作社能獲賠多少呢?省漁業互保協會椒江辦事處主任葉曉園介紹,該合作社當時按每條黃魚30元投保,根據規定,此次損失可按投保金額的80%賠償。經計算,這次海味鮮可獲賠140多萬元。
來源:中國水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