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獼猴桃成熟上市的時節,在楊凌區蔣家寨村,上千畝的獼猴桃卻出現了價格低迷、銷售不暢的情況。我們的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蔣家寨村村民王斌科今年種了4畝獼猴桃,銷售情況非常不好。
記者:“那你現在4畝果子能賣多少?”
王斌科:“沒賣一點。”
記者:“是價不高還是?”
王斌科:“看不上果子嫌果子小。嫌達不到人家的標準,果重90克以上沒有那么多,果重90克就這么大。”
老王坦言,自己的果子小賣不動主要是沒有務好果,同村的金新發也有同感。
蔣家寨村果農金新發:“咱還是沒經驗,把樹沒務好。”
蔣家寨村共有1300畝獼猴桃,其中700多畝今年是第一年掛果,由于農戶在作務中缺乏經驗,加上年初的一場寒潮給幼樹帶來傷害,導致這700畝獼猴桃個頭小,達不到客商要求,賣不出去。而且,去年許多人盲目收購獼猴桃,結果虧了本,造成今年收購獼猴桃的客商也少了很多。
收購客商劉軍旗:“去年獼猴桃客商大部分賠了錢了,導致這個客商少,好多人是弄不到資金,所以導致收獼猴桃人少。”
但是,記者采訪時發現,蔣家寨村獼猴桃協會會長蒲志龍的兩畝多華友獼猴桃,卻在兩周前就被客商以每斤兩塊五的價格訂購了。
蔣家寨村獼猴桃協會會長蒲志龍:“好獼猴桃還是能賣出去,也能賣個好價錢。你務不好了,你拉人家衣服人家都不來。”
村支書蔣建社告訴記者,下一步要充分發揮獼猴桃協會的作用,增強果農抱團走市場的意識,同時新建一個300噸的冷庫來應對價格的波動,最主要的是花大力氣做好獼猴桃的標準化生產,用品質占領市場。
楊凌蔣家寨村村委書記蔣建社:“最后終究要走這個標準化的路,這路有個過程,節前已經找了一個獼猴桃營養學專家,專門從標準化生產搞一次培訓。從明年把獼猴桃務好,就不害怕賣。”
來源:西部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