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膠東刺參”質量保障聯盟成立大會
王守信廳長在山東省“膠東刺參”質量保障聯盟成立大會上講話
省漁業協會會長侯英民在會上講話
王瑗巡視員主持會議
省漁業協會會長侯英民與聯盟發起單位簽署《“膠東刺參”商標許可使用協議》
20家聯盟發起單位獲得“膠東刺參”《商標使用授權證書》
好當家、東方海洋等6家聯盟成員單位與采購商現場簽訂了購銷合同
10月18日,由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山東省漁業協會共同主辦的山東省“膠東刺參”質量保障聯盟成立大會在濟南召開。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王守信和省人大農經委副主任、省漁業協會會長侯英民分別出席會議并講話,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高洪波,省海洋漁業廳副廳長、省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宋繼寶,日照市市委常委副市長劉西良,煙臺市政府副市長徐少寧,青島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新竹,威海市政府副秘書長王維強出席會議。省海洋漁業廳巡視員王瑗主持會議。
會上,20家聯盟發起單位獲得“膠東刺參”《商標使用授權證書》。聯盟成員單位代表好當家集團有限公司宣讀了聯盟成員倡議書。好當家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照市萬寶水產集團總公司、山東藍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魯參坊股份有限公司、青島西海岸海洋漁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6家聯盟成員單位與采購商現場簽訂了購銷合同,簽約額達6170萬元。
據侯英民介紹,山東省“膠東刺參”質量保障聯盟是由山東省漁業協會提議,以“膠東刺參”商標為產品標識,聯合省內生態化、規模化、全產業鏈的20家海參生產企業,結成的質量安全保證聯盟。聯盟的成立,是我省加強海參行業管理的一項初探,旨在為公眾提供優質可信的海參產品,打響“膠東刺參”行業品牌,促進我省海參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他說,為確保膠東刺參品牌產品的質量,山東膠東刺參質量保障聯盟制定了六項管理措施。一是生產方式必須天然生態。二是加工工藝必須綠色。標準化加工工藝,對原料進行嚴格檢測;生長期不夠和規格不達標的鮮參不采捕、不加工;加工過程中不使用違規添加劑,不添加任何糖類、膠類等雜質,確保產品營養不流失、不破壞和高品質。三是生產經營全產業鏈必須可控。聯盟企業不外購原料,從原料生產、加工、銷售實行全程質量自我控制,避免個別環節出現外來因素影響質量,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可靠。四是質量管理必須可追溯。企業內部建立了嚴格的產品質量檢測制度,從原料到加工、到出廠,每個環節都實行嚴格的自檢自查,實施全過程質量監管,產品實行企業商標和聯盟商標雙重標識出售,產品可追溯。五是監督檢查機制必須嚴格。隨時接受國家和聯盟組織的監督檢查,積極配合國家和聯盟組織的檢查和抽查,把國家、省水產品質量安全定期強制性抽檢和原料生產、加工、市場流通環節的定期檢查,作為產品質量的一道重要防線。六是技術體系必須健全。從刺參苗種、生態環境、加工工藝、產品質量、包裝銷售等全過程,建立完整的技術標準,并嚴格執行。今后,省漁業協會將每年對聯盟企業生產的海參進行一次質量評估核查和現場監督檢查,組織成員單位開展自查互查,分析形勢和問題,研究改進措施。
王守信指出,此次省漁業協會組織成立“膠東刺參”質量保障聯盟,是全省現代漁業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是促進海參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海參是我省沿海盛產的主要海珍品之一,全省海參增養殖面積已達110多萬畝,年產量達9萬噸,占全國的60%,產值100多億元,整個海參產業產值在300億元以上,已成為山東海洋漁業的重要支柱產業,為發展海洋經濟、促進漁民增收、實施“藍黃”兩區國家戰略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隨著海參生產方式、加工方式、銷售方式的發展變化,進一步規范海參生產、加工、市場銷售行為,不斷提高海參食品質量安全水平,成為一項緊迫的任務。
王守信對膠東刺參質量保障聯盟的管理和發展提出了三點要求和建議。一是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聯盟發展。重視聯盟組織的完善與發展,關心、支持聯盟開展工作;加強指導,搭建平臺,形成工作合力,為聯盟及其成員的發展壯大提供更好環境條件;加大對聯盟成員單位海參質量的檢查抽查力度,加強海參質量安全監管。二是省漁業協會和聯盟要切實履行好統籌協調、服務企業的職能。完善聯盟規章制度,建立既嚴格、開放的聯盟發展平臺,積極督促成員單位嚴格執行質量生產標準,形成整體推進、協調發展的局面。三是聯盟成員要加強自律承擔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珍惜榮譽,主動履行義務,建立健全企業自查監督機制,切實履行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加強質量控制,打造守信用企業形象,共同培育“膠東刺參”一流產品品牌。
省海洋與漁業廳有關處室、單位負責人,沿海7市及11縣(市、區)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聯盟成員單位負責人,采購商及新聞媒體記者參加了會議。
來源:山東省海洋與漁業信息網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