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網箱養殖已經開始在各個地區開始推廣發展,但是水產養殖快速發展的同時環境污染問題也是日益嚴重。今年8月底至9月初,白龍湖出現嚴重的養殖魚死亡事件,在有關部門的及時處置下,白龍湖庫區環境好轉,但此事件暴露了白龍湖的生態問題。10月14日,三堆鎮政府依法組織拆除白龍湖水產養殖網箱動員會。
昨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根據市政府要求,白龍湖網箱養魚將在兩年內取締,以改善白龍湖庫區生態環境。目前,利州區和青川縣正在對白龍湖庫區網箱摸底調查,并著手制定取締網箱養魚具體辦法及制定相關配套政策。
現狀
網箱嚴重超標 白龍湖生態惡化
上世紀90年代初,寶珠寺水電站建成,白龍江上游形成了水域面積6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45米的人工湖泊——白龍湖。白龍湖形成后,附近居民靠水吃水,開始在湖中發展網箱養魚,隨著網箱養魚的逐步增多,水質污染越來越嚴重。
今年8月底,白龍湖出現嚴重的養殖魚死亡事件,引起政府及相關部門對白龍湖生態問題的高度關注。經歷此事后,很多養殖戶意識到網箱養殖泛濫的危害,愿意將網箱養殖規模、數量控制在科學的范圍內。
據了解,白龍湖水域已有超過萬個網箱,而我市水產部門對該水域的科學規劃網箱數量在4000個左右。因大量投放飼料,白龍湖水質出現富營養化趨勢。沿湖居民的隨意排污、丟棄廢物,旅游開發過程中的管理不嚴,也成為白龍湖水體被污染的重要原因。
對策
成立治理小組 兩年內取締全部網箱
網箱養殖泛濫,水體富營養化,白龍湖的生態問題經死魚事件暴露無遺,引起政府和社會的警覺。10月10日,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菲率領青川縣、利州區和市級相關部門負責人督查調研白龍湖管理工作。王菲強調,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認真落實“生態立市”發展戰略,著眼長遠,下定決心,切實保護好白龍湖水質,營造優美環境,造福人民群眾。
來源:中國水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