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太旗依托自身優勢,始終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驅動、龍頭企業帶動”的路線,把發展蔬菜、馬鈴薯產業作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兩大種植已成為太旗農民增收重要渠道。
一是蔬菜種植業。近年來,太旗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15萬畝,涉及西芹、甘藍、南瓜等20多個品種,年產蔬菜54萬噸;其中西芹種植3萬畝,年產18萬噸,被農業部評為“內蒙古首家西芹標準示范縣”。2008年和2010年,太旗西芹分別被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列為指定產品。同時,抓好銷售暢通產品出口,加快市場建設步伐,搭建蔬菜直銷平臺,建成標準化蔬菜交易市場,年交易量達6萬多噸。拓寬銷售領域和銷售渠道,發揮蔬菜協會和經紀人協會作用,產品銷往北京、上海、武漢、廣州等30多個國內大中城市以及日本、韓國等地。2013年,太旗銷售蔬菜57萬噸,銷售額預計近5億元,扣除生產成本3.4億元,全旗農民人均增收950元。
二是馬鈴薯種植業。近年來,太旗按照“統一規劃、集中連片、規模生產”的原則,把建設專用馬鈴薯園區作為種植業內部結構調整的重要突破口。自2003年以來,以國家投資9000余萬元,帶動社會投資23000多萬元,建成水、電、路和大型節水噴灌設備相配套的專用馬鈴薯園區294處、19.73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縣級科技含量高、現代化、標準化馬鈴薯生產基地,已被國家列為無公害農作物生產基地、馬鈴薯優勢作物產業帶、馬鈴薯標準化栽培示范縣和馬鈴薯高產創建示范縣。馬鈴薯園區建設涉及全旗6個蘇木鄉鎮45個嘎查村,覆蓋農戶8000余戶、3萬多人。全旗成立馬鈴薯專業合作社88家。目前,全旗馬鈴薯種植面積55萬畝,其中基地規模種植22萬畝。2013年,太旗馬鈴薯產量達77萬噸,太旗馬鈴薯產值預計達8.3億元,扣除生產成本7億元,全旗農民人均增收779元。
來源:錫林郭勒盟農牧業信息中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