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來,很少有年輕人涉足水產養殖業,不過就有這樣一位80后小伙兒,利用泥鰍養殖成功走向了致富的道路。這個正在拉網的人就是陳翠云,記者到他養殖場采訪時,正趕上有經銷商來他這里收泥鰍,可記者卻發現陳翠云并不想賣。
記者:像這樣一籠泥鰍能賣多少錢?
陳翠云:這里啊,這里大概70-80斤吧,1500元左右。
記者:現在多少錢一斤?
陳翠云:現在20元,這個時候價格比較低。現在是老客戶要,我們也沒辦法,就給他一點,平時我們這個時候不賣泥鰍的。
現在賣20元一斤的這樣的泥鰍,再等上幾個月,就能賣到一倍以上的價格。
泥鰍經銷商鄧根生:今年正月我就賣過40元一斤。
記者:40元一斤?
泥鰍經銷商鄧根生:40元一斤。
記者:當時賺了多少錢?
泥鰍經銷商鄧根生:也賺不了多少,那個時候拿價也高,泥鰍少,那個時候30多元一斤(收)。
靠著水下的這些泥鰍,陳翠云僅用四年時間就打造了一個年銷售額一千多萬元的企業。
江西上水產銷售商童細鳳:跟別人的相比他的泥鰍賣出去好賣又好看。
鷹潭市水產局局長吳早保:我以為他是小打小鬧,從失敗中走出來了能不虧本就行了,但是現在呢,通過這么三四年的努力,他已經成功了,而且成為我們贛東北最大的繁育跟養殖大戶。
當地很多人知道陳翠云是因為就在四年前只有26歲的他,因為養泥鰍欠債一百多萬元。
陳翠云:那個時候欠了那么多錢,我想了一下,我要是打工的話,一輩子也還不清。
真的是如果出去打工的話,不做生意一輩子都還不起。
當時,為了還債,陳翠云拼命干活,累得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只能爬在地里干活。
父親陳田華:累的跪著搞,這個腰彎下去,很痛的,那個爛泥他就跪在那里。
姐姐陳慶芳:吃不消的時候在田里爬,我當時我就哭了,我真的是為了生活,真的有這么難。
讓大家想不到的是,當時26歲的陳翠云只用了一年時間,就還清了一百多萬的債務,四年后,他還打造出了一家當地規模最大的泥鰍繁育養殖企業,年銷售額一千多萬元。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這個小村莊就是陳翠云的老家,因為家境貧窮,陳翠云初中畢業就外出打工。2000年,陳翠云拿出打工積攢的一萬多元錢,在鷹潭市開了家面包房,并認識了現在的妻子桂節英。
來源:中國水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