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類蝦類產品開始逐漸上市,不少市民在超市中都發現了新鮮上市的蝦產品。受此影響,凍蝦含冰量的問題再一次被提及。報道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常務副會長崔和表示,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凍熟對蝦產品的包冰量多數超過30%,更有甚者達100%,也就是冰塊與產品凈重相當,消費者買一斤蝦,冰塊居然占一半。
昨日,占凍熟對蝦加工、生產、銷售市場80%份額的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和全國工商聯水產業商會共同發出“限冰令”,旗下公司的凍對蝦產品包冰量不得超過總重20%。該協會表示,下一步還將對蝦仁、帶魚、黃花魚等冷凍產品的包冰率出臺相關標準。
記者在京城幾家大超市看到,擱在冰柜里的凍蝦產品都包著一層冰衣,冰衣有厚有薄,但幾乎所有產品在包裝上都是只標產品凈重,未標明包冰量,消費者只能目測并憑經驗決定是否購買。
據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和全國工商聯水產業商會的調查發現,許多小企業不惜通過增加包冰量,降低成本,拉低價格,擠壓大企業、好企業的市場空間。以全行業年產量50萬噸估算,包冰50%比包冰20%多增加勞動力成本、能耗、包裝費、運輸費等成本合計超7.3億元,造成社會資源的大量浪費,同時也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這么賣凍對蝦是一種欺詐行為,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侵害,”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常務副會長崔和表示,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凍熟對蝦產品的包冰量多數超過30%,更有甚者達100%,也就是冰塊與產品凈重相當,消費者買一斤蝦,冰塊居然占一半。
崔和告訴記者:“對凍熟對蝦的調查只是個開始,帶魚、黃花魚、蝦仁等冷凍水產品過度包冰現象最嚴重,我們將進一步深入調查。這種欺詐的做法侵害了合法經營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同時浪費了大量水、電以及石油等資源,增加了碳排放,與綠色消費趨勢背道而馳。”此次“限冰令”只是從市場銷量最大、消費者最熟悉的產品開始,下一步還將根據國家相關標準擴大范圍。
來源:中國水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