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是竹筍銷售的季節。日前,記者走進懷集縣藍鐘鎮黃慶村,正有商販在收購村民自產自曬的黃慶筍。
“今年的黃慶筍特別好銷,才曬干商販就搶著收購,有的商販還是預約收購的,我家200多斤黃慶筍干基本賣完了,每斤50多元,比去年略有增收?!秉S慶村村民韋天源喜悅地說。
韋天源是黃慶村筍竹種植專業戶,他在屋后山和河邊種植竹子50多畝,一家人辛勤管理,從五、六月份開始采收竹筍,鮮筍每斤約兩、三元,八、九月份把竹筍曬干后待中秋節前后開始銷售,還沒到春節就賣完了。富有經濟頭腦的韋天源不但自種自銷,還成立了“藍鐘鎮黃慶筍專業合作社”,社內有70多戶種植竹筍的農戶,他幫助聯系銷路,提供經濟信息,還代購代銷,一年收入也有十來萬元。
黃慶筍出自藍鐘鎮下竹村委會的黃慶村,該村四面環山,一條河溪穿腹而過,土地肥沃,土質獨特,環境優良。當地農民在村前屋后、山上河畔種植的竹筍品質尤佳,素以粗大鮮嫩、肉質細膩、清脆爽口、色香味俱全而聞名,被喻為“筍中之王”,可鮮食、干制、罐制等,價格比普通竹筍高出兩、三倍,產品十分暢銷。如果用黃慶筍炒豬肉或雞肉,味鮮香脆,滑嫩爽口,即使隔夜也不會變霉發餿。如果把還沒露出土面的筍芽挖來生吃,就像吃生蕃薯一樣甜脆,不焯水就用于炒肉,會更加清甜嫩爽。據了解,黃慶筍粗纖維多,具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等功效,老少皆宜。
據韋天源介紹,黃慶筍是因為生長在黃慶村一帶的山頭河岸而得名,其筍竹比較粗生,易管理,種下第三年可收獲,第五年進入盛產期,畝產可達1500公斤,年畝產值5000元以上。黃慶村200多戶人家,幾乎家家戶戶都種竹,有的農戶種得多,一年單賣鮮筍就有幾萬斤,筍干也有幾百斤,不少人因為種筍竹致富,全村九成農戶建起了鋼筋水泥樓房。他說,曬黃慶筍干的工序比較多,從收筍、剝殼、切片、煮熟、翻曬、壓型、包裝等,每一步工序都要很精細,特別是曬干時不能被雨淋,沒有太陽時要用木炭烘,這樣曬干的黃慶筍才能顯得金黃色,有光澤,賣相好,價格高。因此,種植黃慶筍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經濟效益好,收益周期長的“一鄉一品”致富項目。
來源:西江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