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我國各個地區的水產養殖業發展迅猛,但是與此同時帶來的生態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引起了各界的關注。如何使水產養殖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成為了研究重點。
報道稱,13日下午,由蘇州市吳江水產養殖公司實施的低碳高效池塘循環養殖淡水魚技術順利通過國家農業部驗收。農業部專家認為,此項技術在全球屬于首創。
蘇州市吳江水產養殖公司為國家級四大家魚原種場、國家級草魚遺傳育種中心,在苗種繁育、生態養殖、魚類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該公司與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合作在淡水領域進行池塘循環養殖草魚試點,經過近7個月的養殖,試驗獲得圓滿成功。
農業部漁業局副局長李書民表示,低碳高效池塘循環養殖淡水魚技術是全球水產養殖的一次革命,它將傳統池塘“開放式養殖”模式創新為新型的池塘循環流水“圈養”模式,“圈養”的魚集中一個特定水域,其排放的糞便和剩余餌料通過特殊裝置進行收集,經過沉淀脫水處理,再變成陸生植物的高效有機肥。由于養殖方法采用流水內循環技術,充分利用了水資源。同時,此項養殖技術大大提高了草魚產量,根據驗收現場的測定,畝產達1500公斤,是傳統養殖方法的3倍。同時,流水增強了草魚的體質,魚藥用量只有“開放式養殖”模式的1/500,從而確保了水產品質量安全。
來源:中國水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